‹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99 | 浏览: 2189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行为习惯 ]

论“在饭店为保护小孩而摔杯子的妈妈”

[复制链接]
子潮妈咪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430 
经验值
7555  
注册时间
2007-5-16 
BB生日
2007-11-04
小孩出去吃饭,打破东西是常有的事,但是大家彼此态度都好些,就算赔钱给饭店也合理,最讨厌态度不好的,换成我,也赞成这样的做法,,又不是付不起你几块钱,摆个包公脸怪谁啊!!!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227 
经验值
6947  
注册时间
2008-3-12 


   
原帖由 thinma 于 2009-7-3 14:02 发表
换了我估计做不来,忍气吞声的多吧,所以我很讨厌自己的这种“知书达理”,不会吵架,所以我希望小孩子适当的时候还是要凶一点,因为这个世界上不是你做好人别人就尊敬你的,不是你有礼貌别人就有礼貌的



我接着你的说2句。

说到对孩子的影响,妈妈平常的状态、情绪,比如从容、平静、淡定、幽默等对孩子都会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就这位妈妈,透过她非大众的处理方式,超人的冷静和分寸的把握,我相信她的孩子在日常中在她的影响下会具备较强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一些学术派妈妈的孩子不具有的素质。

等着炮轰。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185 
经验值
1004  
注册时间
2008-11-24 


   
原帖由 mantom 于 2009-7-1 22:13 发表
首先,极度不同意楼上MM说的“自己不教让别人来教”的观点。每个孩子心理、性格、发育千差万别,每个家长的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外人对我的孩子了解有多少,凭什么来教育我的孩子。

说回这件事。

先说小孩,我 ...



这位妈妈没读懂“自己不教让别人来教”的意思
自己不好好教育纵容,将来在外面会碰钉子,别人来教训。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227 
经验值
6947  
注册时间
2008-3-12 


   
原帖由 liyifan 于 2009-7-3 13:28 发表

如果这帖子放在咱水版大可以娱乐的心情来解读调侃
但是LZ偏偏以高度赞扬的态度和保护孩子为理由放在了早教版
那就怪不得大家从孩子教育的角度出发来讨论这个案例背后隐含的父母心态问题了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是 ...



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在“早教版”说话就要正襟危坐。
玉在心口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466 
经验值
2460  
注册时间
2007-10-19 
感觉那里的服务员好像确实没什么好
木独猪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2756 
经验值
14510  
注册时间
2007-9-30 
BB生日
2009-01-06


   
原帖由 卡尔威特 于 2009-7-1 19:50 发表

太赞同你的意见了,


me too!

Rank: 20Rank: 20

帖子
8063 
经验值
41825  
注册时间
2006-12-11 
BB生日
2004-06-07


   
原帖由 青蓝靛 于 2009-7-3 14:57 发表


我接着你的说2句。

说到对孩子的影响,妈妈平常的状态、情绪,比如从容、平静、淡定、幽默等对孩子都会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就这位妈妈,透过她非大众的处理方式,超人的冷静和分寸的把握,我相信她的孩子在日 ...


我的想法就恰恰相反。
我觉得这个妈妈的做法,会影响孩子承受委屈的能力。
孩子会觉得:妈妈会保护我的。

我是支持让孩子自己去承受外来委屈的。
但强调一点,父母不要给孩子委屈。
我看到有MM说,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能冷静了。
为什么不能冷静?因为你觉得孩子受委屈了,觉得他仅仅是一个孩子,服务员怎么能这样对他。
当你不觉得孩子受点委屈是多在回事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冷静了。
所以象我,觉得别人凶凶他挺好,下次在外面他乱动的毛病可以改进点,就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了。
当然,觉得这家店服务差是肯定的,一个这不值钱的破东西,还要我赔五块钱,下次肯定不来了。

我一直是这样的态度处理这类事件,
我现在感觉,我儿子的情商还可以,他知道自己去应该外面的人。
说个例子:
他三岁多时有点喜欢将其他小朋友推倒的毛病。
有次在商场,他趁我们不注意,唰~的跑到一小女孩身边。
小女孩的妈妈发现了,也感觉到他好象有攻击性。
那位妈妈很凶的吼他:你干什么!!
我儿子怯怯的说:我想亲他一口。
那位妈妈笑了,小女孩笑了,我儿子也笑了。
儿子又啪啪的跑到我们身边。
出商场后,他爸爸问他:你刚刚真的想推那个小女孩吗?
他说:我想推倒他。
。。。

虽然我口头上还是对他推人的举动批评了一番。
但心里觉得,他的情商还是培养出来了,他知道自己去应付别人。

家长不要去刻意扩大孩子的委屈度,也不要夸大这类委屈的负面影响,
真不仅仅是学术派。

Rank: 20Rank: 20

帖子
8063 
经验值
41825  
注册时间
2006-12-11 
BB生日
2004-06-07
说到学术派,我又还有两句想说了。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早教书籍,教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教育孩子。
早教版、学童版也经常有妈妈帖些出来给大家参考。
也有些MM会说:道理都懂,做起来难。
是的,有时候我们是会觉得做起来,
但我们又是否有真正用心去做?
醉小妖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帖子
1314 
经验值
8792  
注册时间
2008-11-4 
BB生日
2007-10-26
我始终觉得在孩子在的情况下吵架是很影响孩子的。
两个天使在家里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813 
经验值
5117  
注册时间
2005-12-18 


   
原帖由 liyifan 于 2009-7-3 14:45 发表
赞赏那个妈妈做法的人只是欣赏她的真性情和手腕
但是决计不能和保护孩子教育孩子这个事情混谈在一起的


难道还能分开讨论吗。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帖子
1321 
经验值
8496  
注册时间
2006-1-22 
赞同94楼。我也觉得不要过多的去保护孩子,也时常让她自已去面对外界的委屈与难受。尤其在比她强势的孩子面前,我一般不插话不插手,看她自己怎么解决。在突如其来的被委屈面前,她一般很少哇哇大哭,也会用婉转的方法和语言来解决冲突,所以,她一般很少和别人产生矛盾。注:这种很少产生矛盾并不代表她就表现的胆小或是怕事,而是她比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自己的心情,同时知道怎么避开矛盾,并且很快又和别人玩在了一起。
两个天使在家里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813 
经验值
5117  
注册时间
2005-12-18 


   
原帖由 青蓝靛 于 2009-7-3 14:57 发表


我接着你的说2句。

说到对孩子的影响,妈妈平常的状态、情绪,比如从容、平静、淡定、幽默等对孩子都会产生润物无声的影响,就这位妈妈,透过她非大众的处理方式,超人的冷静和分寸的把握,我相信她的孩子在日 ...



两个天使在家里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813 
经验值
5117  
注册时间
2005-12-18 
[quote]原帖由 dandanyuan 于 2009-7-3 15:22 发表

我的想法就恰恰相反。
我觉得这个妈妈的做法,会影响孩子承受委屈的能力。
孩子会觉得:妈妈会保护我的。
或者孩子会想:妈妈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面对一些不礼貌的方式啊。

可是,孩子才1岁啊。应该没那么多的想法。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帖子
182 
经验值
1745  
注册时间
2009-2-18 
BB生日
2007-04-03
我觉得双方都有错误,店员对小孩的批评是对的,告诉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不能使用恶劣的态度(我也非常不喜欢服务员这种态度,)。小孩子的妈妈的行为觉得是出了一口气,但是在孩子面前这样是不对的,那以后这个小孩乱摔东西的坏毛病不会改好的。觉得有钱就可以解决问题。(呵呵,要是我先让人带孩子走,然后我自己留下来多砸东西赔几十块再走)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227 
经验值
6947  
注册时间
2008-3-12 


   
原帖由 dandanyuan 于 2009-7-3 15:27 发表
说到学术派,我又还有两句想说了。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早教书籍,教家长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教育孩子。
早教版、学童版也经常有妈妈帖些出来给大家参考。
也有些MM会说:道理都懂,做起来难。
是的,有时候我们是 ...



在对孩子润物无声的影响中,妈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有的妈妈是浑然天成,有的妈妈是后天习得,有的妈妈是自然流露,有的妈妈是刻意为之。

这中间是有差别的。

所以有“知易行难”。

同样的,很多的妈妈压根就不会想到摔杯,因为她自身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处事方法等让她的自然反应是其他表现形式。即便这位妈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换了其他场景,能活学活用者寥寥。毕竟,不属于你的不会是你的。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帖子
20757 
经验值
114851  
注册时间
2006-2-20 
BB生日
2006-07-18

荣誉版主

如果是觉得1岁太小不应该被惊吓,也由于太小到根本无法理解花钱出气的逻辑,没有产生所谓教育的负面作用
那么摔多次最直接的后果是再次吓了这么小的孩子一次.....
小孩的自尊和委屈以及惊吓就妈妈的再摔一次得以缓解和弥补?
深蓝海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400 
经验值
10515  
注册时间
2008-9-30 
BB生日
2009-03-05
感性方式解气,理性方式有利于教育孩子,不过,恐怕在那个时候要做到理性不太容易。呵呵。学习了,以后有类似事件还是要用理性方式。

Rank: 20Rank: 20

帖子
8063 
经验值
41825  
注册时间
2006-12-11 
BB生日
2004-06-07


   
原帖由 茯苓 于 2009-7-3 15:56 发表
[quote]原帖由 dandanyuan 于 2009-7-3 15:22 发表 http://www.gzmam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想法就恰恰相反。
我觉得这个妈妈的做法,会影响孩子承受委屈的能力。
孩子会觉得:妈妈会保护我的。
或 ...


以我的经验,一岁的孩子已经会“查颜观色”。
他可以判断谁对我友好,谁对我不友好,谁欺负我,谁保护我。
我认为他会知道:服务员姐姐对我凶。妈妈对服务员姐姐凶。
但应该不会把妈妈对服务员姐姐凶是为了帮我出气联系起来。
只会觉得:姐姐凶了我,妈妈凶了她。
我儿子在一岁多时就会因为被人欺负了,而我又没去帮忙而撒娇哭脸。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79 
经验值
3534  
注册时间
2008-8-30 
有什么好论的?

Rank: 20Rank: 20

帖子
8063 
经验值
41825  
注册时间
2006-12-11 
BB生日
2004-06-07


   
原帖由 青蓝靛 于 2009-7-3 16:07 发表


在对孩子润物无声的影响中,妈妈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有的妈妈是浑然天成,有的妈妈是后天习得,有的妈妈是自然流露,有的妈妈是刻意为之。

这中间是有差别的。

所以有“知易行难”。

同样的,很多的 ...


恩,潜移默化很重要,知易行难也客观存在。
但我们不能因为知易行难就放弃去尝试。

青蓝靛是此帖的原LZ吧?我没看到那个帖,看这个帖的回帖推测的。
我想你可能也就是完全没想到这位妈妈会有这样的反应,
惊叹于她的做法对那里态度恶劣的服务员来说太有教育意义了吧。
然后就觉得,如果我遇事能做到这样就好了,孩子长大如能象她那样就好!
所以就发了这个帖,是不
瞎猜的哦,瞎错匆怪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论“在饭店为保护小孩而摔杯子的妈妈”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