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430
- 经验值
- 4370
- 注册时间
- 2013-2-5
- 妈币
- 2659
     
- 帖子
- 430
- 经验值
- 4370
- 注册时间
- 2013-2-5
- BB生日
- 2011-06-13
|
剂量
因为师承的关系,良方十帖的内容:「感冒是万病之源」与「总结--感冒之治疗」是张步桃医师的文章,只是将文章分开作为前后呼应,并对内容作批注说明。
『人体的大脑中有一造热中枢,能不断产生热能,并调节温度以维持体温的恒定,遇冷则毛细孔收缩,遇热则扩张以散热』以现在来看,这个「大脑」是有点问题,调节体温应是「下丘脑」。
『一旦受寒邪、风邪所侵,肌肉血管神经收缩,致无法正常散热,引起体温升高,即为发热或发烧。(初期往往也会怕风、恶寒-葛根汤;不恶寒,发烧太厉害┼黄芩。)』遇到寒冷,身体外面的骨骼肌会收缩,里面的肠胃(平滑肌)就会扩张,不再蠕动,肠胃就会胀气,所以吃冰的、凉的肠胃就容易胀气;遇到热则相反。因为遇到寒邪、风邪的侵袭,肌肉血管神经收缩,毛细孔收缩起来,无法散热引起体温升高,所以引起发烧及发热,这时候初期也会怕风、怕寒,恶风、恶寒,这里有好几种不同变化,这时用葛根汤,如果发抖,抖的厉害,大家要知道加个「防风」,葛根汤的剂量是多少呢?
可是科学中药罐子上的标示,假设大人一次标示是3公克,则成人一次至少要用×1.5或×2或×3倍的剂量都没有关系,这个知识连中医师都要我教,我以前就教过中医师如何看这罐子,你们相不相信?早期的科学中药都很标准,不管哪一处方、任何一罐科学中药都告诉你「成人一次2公克」,这是在民国84、85年的时候的事,都很整齐,同样地药材都浓缩成2公克,在使用时就要乘以2倍或3倍,「成人一次就是4公克 ~ 6公克」,可是中医师不知道,还是一直给你维持到2公克,更严重的是,后来科学中药基本上是不涨价的,不涨价只好里面成份变少了,实际上里面的淀粉愈加愈多,变成一次要吃5公克才会达到以前2公克的疗效,那我告诉那医生说用5公克乘以2或3倍,那一罐科学中药真的是2~3天就没了,我说它缩水了你知不知道?他看一下罐子说:「怎么会这样子?一下要给5克怎么会这么多?」我说这还不夸张,不是5克,你还要乘以2或3倍,他说:「为甚么药乘以2~3倍?」我说那里面的药材量太低了,科学中药不是这样吃的,要乘以2~3倍。所以现在都给你缩水,所以依标示乘以×1.5或×2或×3倍都没有关系,有吃就会有效,但是要达到预期的标准剂量一定要够。好!这又有一个问题了,中医师自己开处方都不太准的情形下,又被健保给限制。中医师怎么开处方的?葛根汤1.0克、小柴胡汤1.0克、五味消毒饮1.0克、白芷0.2克、……这样子一大堆弄成一包,一副药3个汤表示已经抓不准了,所以如何鉴别中医师会不会开药方?你看他动不动就3个汤,再加一个散,变成4个汤,然后再加几个单味药,剂量分散了,甚么东西都是一点点,这种药给小猫吃也不会好(大家一笑)。那个○○市立□□医院有一个医师开7个方,一包感冒药给你开7个汤在里面。
所以说那个CD……,其实我们希望根本就不要出头,我们根本没有资格站在这边,希望大家都懂得保健之道,每一个中医师都很优秀,大家就直接去看医生就好了,我们也不希望这么辛苦还要读这么多书,读到都驼背了。今天本来就不应该站在这边,应该陪孩子去爬山了对不对?所以我们骂也不是开玩笑,而是心很痛,这一点大家要体谅呵!你们是不是看外面医生这样开处方的?有发现的请举手,就是这样开的对不对!这么多的汤与散。你看我很少开单味药对不对?我大部分都是一个汤或二个汤对不对?我们校内的都知道。刚刚我们提到麻杏甘石汤+鱼腥草+冬瓜子,这是张步桃医师的,我们给他修正,用一个「大青龙汤」就可以取代了,就这样子,不好意思,连祖师爷都开玩笑了!(大家一笑)。好!休息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