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4 | 浏览: 590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哪款重疾险比较好呢?定期险还是终身险好呢? ...

  [复制链接]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22 
经验值
120  
注册时间
2013-6-10 
消费型险种,对很多朋友来说都不陌生了,有人非常喜欢,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保险:低保费、高保障;有人则坚决拒绝此类“消费”,认为“如果不出险钱就拿不回来了,不划算”。究其实际如何,我们不妨探探其根本。
最近遇到的正好是一位不认可消费型保险的客户,她比较看好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一款重疾险,也想给自己和爱人投保;当我问其为什么喜欢时,她回答说是看公司好几位同事都购买了这个保险。
我直言说这是典型的随众心理:不要求最好或适合,大家选哪个我也选哪个,即便是选错了,死的也不是我一个,反正有那么多人陪葬呢。
集体无知和集体智慧,你走进了哪一类当中?
谈下面的问题时,我需要再补充一点重要的信息:这位客户先是给孩子办理的保险,而在给孩子办理保险时,她却非常中意定期消费型保险,因为“保费低,值!”我奇怪她为什么愿意个孩子选择定期消费性,却不认同大人的消费型保险,他觉得孩子的消费型保险交的保费非常少,大人的消费型保险交的多,万一不出险就是全打了水漂,太亏。原来她只是在做简单的数额对比,没有考虑同类险种,幼儿和成人的费率差异,以及风险、责任等差异。
其实,所有的保障类险种,在其保障责任方面,精算师进行产品设计时都会遵循一个精算原则:期望收支平衡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大范围上,保险公司既不赚取投保人的钱,也不会在这上面亏本。这是保险定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
有同学会问了,那保险公司的利润怎么来的?回答是:保险公司主要是利用“收进保费”和“赔出赔金”之间的时间差来运作资金获取收益的。
当然,具体到细节问题上,还会复杂很多,以保险公司利润的三大主要来源(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中的死差益为例,虽然中国的寿险业在厘定费率时使用的是同一张经验生命表,但因为保险公司在承保时是有选择性的(核保),并且各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和最终的承保群体并不一致,所以在死差益方面,肯定也会有差别。但这些,并不影响险种设计的根本性原则。
     

只要是带有保障性质的保险,都遵循“期望收支平衡原则”。如果你选择消费型的,那就是跟保险公司一样,纯粹的遵守了这个原则;如果选择非消费性的,简单地说,其本质是:保险公司该扣除多少保障成本还是扣除多少,所谓“还本”是让你多交一部分资金,然后用你多交的钱做了投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自己留存一部分,把另一部分还给你而已。
所以,这种“还本”到底值或不值,还要结合具体险种以及投保人自身的投资能力而定。
我们举例来说:张先生今年30周岁,根据其年收入等状况,其为自己安排了1万元的重疾保费预算,备选方案有两大类,一类是长期或终身型的返还型重疾险,一类是定期消费型保险,这两类我们各举一例来对比看下:
A险种:保费9570 元/年,缴费期20年,保额30万,保障至88周岁;如果中间未发生赔付,满期时给付保额30万。
B险种:保费3390元/年,缴费期20年,保额30万,保障期30年,消费型。
如果张先生投保B险种,相比A险种,年缴保费可结余6180元,共20年。如果张先生将每年6180元的结余进行投资,即使按照银行5年定期存款+自动转存的形式,在张先生60周岁时,该部分资金的本息和也将超过30万,这时候虽然定期险已经满期,但投资的本息和已经超过A、B两险种所提供的保障金额,而张先生的总支出并不多;而88周岁时的本息和自然更是远超过30万。
当然,我并不建议所有人都选择消费型的保险,实际投保还是要参考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年龄、健康状况、对资金的管控能力、工作性质,等等;另外,险种也不能只做简单的回报率比较,具体的险种性质和保险责任也很重要,比如有的险种本身就带有较强的投资性质,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收益率,在某些方面也有其自身优势;再比如不同的险种,其保障功能也不尽相同,上述举例中,A险种提供42种重疾保障,B险种提供31种重疾保障;再有,保险除了提供基本的意外、疾病或身故等风险保障,也还有其它重要功能,比如豁免、多次赔付等。但总体来说:投保时坚持保障优先的原则,就是抓到保险“最有价值”的地方了。
了解了这个基本的寿险精算原则,也可以帮助投保人避免一些常见误导:比如“存钱送保障”——实际上,任何保障都是会扣除相应的保障成本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哪款重疾险比较好呢?定期险还是终身险好呢?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