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12
- 经验值
- 895
- 注册时间
- 2018-11-30
- 妈币
- 372

- 帖子
- 12
- 经验值
- 895
- 注册时间
- 2018-11-30
-
♦♦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
♦♦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
本帖最后由 zaza小姐姐 于 2022-12-18 12:36 编辑
时光飞逝,离装修投稿的上一篇文章已经过去了快8个月了(我的装修日记也暂时烂尾了)。
当时4月份刚好赶上硬装毕业,新居开荒,现在已经来到了12月,这8个月来实在发生了太多:
5-8月是工作的旺季,但6月底还是抽空做了入伙,我爸妈就搬进新家了;
6月底女儿上的兴趣班倒闭了,整个暑假忙于组织家长群,及转课;
8-9月受不住人社免费美容师课的诱惑,每个周日都去了上课;
9月最后一个周日,回到新家,跟爸妈说美容师的课终于上完,周日终于解放了,但没想到这一顿饭,就是我跟妈妈吃的最后一顿晚饭。
在10月初,她突然地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
到堃设计确认改造方案
时间回到21年的7-8月,房子已经收回来,因为房子是兼具了电梯房跟学位房2个功能,爸妈会先过来住,我计划女儿小学的时候也搬来住,三代同堂,所以有两房改三房的计划。
幸亏在妈网了解到了独立设计师,独立设计师对于格局改造是很专业的,能考虑到方方面面,因为缘分(可以看我上一篇),所以选择了设计总监赖工。
当时有跟爸妈提到要改造,妈妈怕弄得不好表达担心,我就干脆在过改造方案的时候把我爸妈都一起叫上看方案,初案一次,定稿一次。
我爸妈上到工作室发现确实改造方案很专业,甚至在初稿的时候他们2个提出的一些需求,例如:次卧加一个电视、客厅加一个杜比5.1声道的音箱、以及我加一个椭圆机在客厅供我们运动也能满足,之后就没有再表达过担心了。
-
-
-
-
漱口杯——洗漱区
4月下旬做好新居开荒之后,我就已经跟爸妈说好我没有时间跟进新家的事了,因为工作已经进入旺季。
在入住之后,妈妈就开始踌躇满志到处添置软装了,房子的主色调是木色与白色,她买的很多软装居然还是挺符合房子的色调要求(因为她自己的衣服都是五颜六色,饱和度很高,所以一度很担心她买的东西跟房子不搭)。
例如这个漱口杯,我才发现,原来我爸跟我妈买的杯子款式不是一样的,我爸的是净色,我妈买的是B-Duck的款,但2人买的都是白色外层,黄色内层。从颜色能看出是精挑细选的。
-
拖把挂钩——洗手间
再到洗手间的挂钩,当我看到洗手间的挂钩贴的空隙居然这么大,造型这么新颖的时候我很疑惑。后来妈妈说直拔出的拖把挂钩用了1年多就掉下来,侧出的没有经常受拔的力更耐用,想着有点道理,就拭目以待是否真的能更耐用。
收纳箱、花瓶、挂画——客厅
收纳箱
原来的家做收纳比较少,估计是做的柜少,新家我特地做了很多柜子用于收纳,而且特地交代餐桌不要放东西(懂的都懂)。
成品柜95%是按照赖工出的效果图做的,就除了餐边柜不希望积灰,所以还是改成有柜门的版本,柜子用板的颜色也是赖工一同到定制柜门店选好的颜色,确保不翻车。
放在餐边柜的用品确实是使用率很高的物品,一开始看他们的东西放在餐边柜的夹层越来越多,毫无办法,打算接受凌乱的现实。后来在9月份时妈妈突然学会买收纳篮放在夹层里面装好东西,买的大小和颜色都很合适,大概她做了很多功课吧。
花瓶
关于花瓶,没想到他们还从旧家拿了几个花瓶放餐边柜,样式都是国画风,虽然说风格跟原木极简风不太搭,但大家都是家里的一份子,他们房间比较小,没地方放配饰,所以也由得她放。
挂画
再到挂画,从效果图看出,餐边柜上面留白的墙是计划挂一幅画做装饰的,其实我内心早就有选择,也大概是我唯一有要求的软装——某次逛天河宜家,看到了梵高的《星月夜》,静谧柔和的感觉,非常惊艳,一早就打算要在新家挂上这幅画。
曾经有跟赖工说过我要挂《星月夜》,赖工委婉地说这幅画跟家里的风格可能不太搭,没想到在设计、板材、颜色等项目一向“言听计从”的我居然说:“不搭也没关系,我就喜欢这个,就对这个有要求。”
没想到原来我妈对挂画也是有计划的。在她去世,我接管了她手机后发现,她曾经辗转找过在书法领域有成的朋友,希望朋友能给我们家画一幅国画做挂画。我想了下,如果她确实是想挂国画,也不是不可以,大概我会提议我跟她的画轮流挂,只是现在已经不需要进行提议。
-
-
-
在我们房画画——主人房
妈妈只要身体和精神状态尚可的时候,就会开始捣鼓各种事情,从去年开始,新解锁了个画国画的兴趣,据她自己说,是弥补小时候没有学画画的遗憾,现在退休了有时间了,终于可以学了,到现在老房那里还有她好些大作。
新家其实比老房要小,空间的设置只能有所侧重,爸妈的房有我一个位置放爸爸的台式电脑,我们2个的房间里也设置了双人的办公位置,其中1个位置有设计放台式电脑,另一个没有台式,供我或者女儿轮流使用。
女儿做作业的地方,就设计在我们的房间,或者餐桌(就我自己来说,我小学初中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客厅做的,其实问题不大,有人监督其实效率会更高)。
至于妈妈,是设计她的座位就在餐桌,看电视玩手机,对她新技能的解锁是意想不到的。在她去世之前,我们3个还没入住,她就在我们房间布置起来了,双人的办公桌上面放的都是她的作画工具。直到她的告别仪式举行之后,爸爸才慢慢把她的东西收拾起来。
-
到这里暂时就是我家软装的最新状态,大概口罩对我两夫妇工作状态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时,能有时间和心情继续布置。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有拖延症,跟好友说话也无厘头。
同时也是个身兼数职的女人,奶奶走了,要多关心爷爷;妈妈走了,要多点回来新家;女儿不好带也粘人;为了供房,也要上班。
还是一个从小不需要爸爸妈妈担心的女儿,在她去世之后,我才知道每当她跟好友分享关于我的事情的时候,总是眉飞色舞,为我感到骄傲。
家就是这样,有人到来,有人离去。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希望她在天上能继续好好地看着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