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404142434445464748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98 | 浏览: 37673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求助妈网:天河区哪些小学比较好?

  [复制链接]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3103 
经验值
17969  
注册时间
2008-10-27 
像华师附小这种情况,我觉得有点过。除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人长期发展的影响也不容低估。中国的学校教育,面比较窄,侧重智力。名校的优势,体现在考试成绩较好(至少大家都是用小升初和竞赛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其他的方面,也未见得有多全面。邦邦妈咪提到精英教育,目前我们的精英,很大程度上只是智力发展上的精英,孩子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了解程度都很有限,和国外的精英教育有很大差异。小学阶段,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有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身体。如果只是考试成绩优秀,并不能预示孩子未来就一定成功。华师附小的教育模式,如果要家长搭上大量的时间,显然不适合所有的家庭。从华师附小择校需要的费用,所需要的过硬关系,以及孩子就读期间,家长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来看,未免太贵族了一点,不是普罗大众努力的方向。


回想过去,我就读的大学附中,文理科每年各保送一名学生,我那一年恰好是两名女生。印象中,她们小学都不是在附小读的,很普通的学校,有不少差生的那种。从这样的小学出来,还能读的好,是真的爱读书,也会读书的孩子,又懂得珍惜机会,才显得更有竞争力。毕业这么多年,她们在北美也都发展得很好。我中学同桌,也很优秀,数理化竞赛成绩突出,上大学和留学都很顺利。但小学就学得很一般,说他那时放了学满上遍野地疯玩。如果不是附小直升附中,初中我们那一届碰巧不设重点班,他决计上不了重点班。他也就是从初中时,父亲狠抓了他的理科学习,才突飞猛进的。反过来,小学时班上数一数二的学生,也有上了高中进不了重点班的。因为在大学呆的久,还见过考大学过不了线的走读生,一路读到博士,出国做博士后研究,回来后升副教授和教授的。小学是不是一定读名校,影响其实有限。所有的人都有潜力,引导得好,不在这个阶段爆发,也有可能在下一个阶段爆发。人生是场马拉松,重要的是抱定目标,永不放弃啊!!!从这个角度讲,择校是父母为孩子做的投资和努力,能上好学校,自然好。上不了,也不必气馁,未来还有很多机会,没有太绝对的事。路是孩子去走,家长时时关心他,鼓励他,支持他,影响更为深远!

[ 本帖最后由 jocelyn1025 于 2010-5-2 01:26 编辑 ]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749 
经验值
5447  
注册时间
2007-8-12 

请教邦邦妈妈

买了东方新世界的房子还没有收楼,对口的是天府路小学吗?对口的中学是113分校吗?

看了那么多分析,好像都提到天府路小学新,华景比天府路好很多,请问有没有必要择校到华景小学呢?又有没有可能择校成功呢?

另外,113东方分校,好像评价不高,是这样吗?如果是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297 
经验值
1694  
注册时间
2009-12-1 


   
原帖由 jocelyn1025 于 2010-5-2 00:40 发表
像华师附小这种情况,我觉得有点过。除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人长期发展的影响也不容低估。中国的学校教育,面比较窄,侧重智力。名校的优势,体现在考试成绩较好(至少大家都是用小升初和竞赛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








说得很中肯。
感觉邦妈对华附小过于美化,推崇太过。还有,对各家小学的评判,主要依据是市内三科主课的竞赛成绩为主,偏颇。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597 
经验值
5833  
注册时间
2005-3-18 
大家都误解了华师附小,以为小孩进校就能变天才,使那些有权有钱有关系的都往里挤,才水涨船高,加上家长们攀比心理,进一步妖化了附小。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附小只是和一般的公办小学一样,也有骑单车送小孩上学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家长大部分都是老师及重视学习的科研人员,他们对学生子女的学习有要求并有能力辅导,更能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并非大家所想的有那么神奇,试想学校和老师对着这么一种环境会没有上进心,没有责任心吗?至于学校有奥数和朗文英语,这些都是在学生完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学习,大家想想都明白啦,到处都有的学,至于这几年考试的成绩好,造成大家对附小有期望,有偏见,更有的妖化,如攀比啊,名车接送啊,做作业到11,12点啊-----------,大家看看那里没有,叫得上口的学校,哪一所不是。附小相比起还没那么严重,起码我小孩就没感觉到很大压力,我就是单车接送的,老师也是踩单车回校的。感觉家长们有财力, 是发生在响应学校捐款救助患病老师和同学的时候,数目很可观噢, 所以大家不要乱比了,孩子的教育是要靠父母抓紧的,学校只是帮助和锦上添花。我小孩一般8点半完成作业,9点半一定打瞌睡 ,想想已经6年了,去年小升初也经历了,想想我们的教育制度,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597 
经验值
5833  
注册时间
2005-3-18 
陈琴老师的确是好老师,对教育的执着是所有老师的榜样,有幸相处了6年, 但并非很疯狂(没天要背很多东西)基本是在学校就背完了,有点像大家所说的生本教育, ,回家就基本看课外书,想想都看了几十本,(小孩喜欢)背经典美文也是学校完成 ,总的来说,家长配合
祺祺

二年级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帖子
70 
经验值
355  
注册时间
2010-4-2 
没办法现在看到多少家长迷信好学校呀,为了进一所好的学校,用了各种办法....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是社会问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82 
经验值
410  
注册时间
2009-11-13 
BB生日
2002-10-30
Jocelyn 和邦邦妈咪关于华师附小的回帖都很有思考意义,当然身在其中的“小金鱼”更有发言权。我也是“家有小学生”,才回到中国不久,深深的体会了中美两国在教育模式上的反差。我对中国的教育有悲观的一面因为到中国两年我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头”和“尾”。“头”始于我上一年级的女儿-压力不小,“尾”止于我公司雇佣的应届毕业大学生,很多不具备上岗的基本要求,培训的投入要远比国外员工多得多 (精力和时间)。我们对孩子小学教育开始的付出与最后大学毕业的结果并不成正比。我们培养的孩子是考试的机器,不适用!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完全被忽视。行为举止,独立性,以及对社会对人的责任感都十分欠缺。象“雨精灵”提到的,我也很好奇象华附这种应试教育典范培养出来的孩子将来的发展如何?我们要看主流,不能只看个别案例。

[ 本帖最后由 经纬 于 2010-5-2 19:15 编辑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667 
经验值
3663  
注册时间
2008-12-22 
BB生日
2003-03-26
TO  srmama

东方新世界对口的肯定是天府路小学,天府路小学直升的是113东方分校。
华景、陶育路、天府路直升113东方分校,这三个小学的教学质量都不错,东方分校成绩也很好,所以你大可放心,将孩子送到天府路小学,并直升113东方分校。
在天河,113东方分校的质量算是很好了,是周围员村、棠下等片区学生择校的重点,所以有这样的公立中学做为垫底是不错的!
另外,华景小学非常热门,非地段生没有关系根本没可能进去的。

[ 本帖最后由 邦邦妈咪 于 2010-5-3 08:23 编辑 ]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597 
经验值
5833  
注册时间
2005-3-18 
其实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太盲目进华附小,10多万进来干嘛,小学就近入学就好了,6年啊,刮风下雨全家人辛苦,把省下的时间还给孩子,他们就快乐和健康多了,中学就要好一点,孩子长大了,相对独立和懂事,不用家长跟进跟出了。据我所知,华师也有很多孙辈不在附小读的,感觉他们都挺好啊,还是那句话,家长多关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3103 
经验值
17969  
注册时间
2008-10-27 


   
原帖由 邦邦妈咪 于 2010-5-3 08:39 发表
TO  jocelyn1025
华师附小对家长的培训也很多,每年开学,华师附小的校长或者老师都会建议家长读一些书,如《美国是怎样培养精英的》、《朗读手册》、《阶层是会遗传的》等等,别的小学很难做到这一点,既培养孩子, ...





华师附小的做法很好,但目前升学考试的机制如此,很难有学校不围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啊!学生各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有针对性的措施,并且投入时间,不是那么容易落实到位的。至于“教育意识超前到没有最早,只有更早”很容易导致过度教育,有很多弊端,只是很多人不觉得罢了。我不是有意唱反调,只是给大家提个醒,不要太走极端。

BTW,944楼的意见,比较实际。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942 
经验值
4199  
注册时间
2009-4-23 
请问邦妈,我小孩的户口和老公的户口都是集体户口在天河区龙口西,但是我们买房住在车陂,这样的话,小孩是应该去那里的学校的,如果想去龙口西是不是算是择校生呢?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761 
经验值
12274  
注册时间
2007-10-5 
请问邦妈,珠江新城今年9月份有间新学校(体育东的分校)开始招生,分校会不会比本校差很多?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502 
经验值
2590  
注册时间
2009-2-26 
外出一天上来看这帖子,不愧是个“旺帖”

对于华师附小的评价:堪称疯狂的家校完美合作典型,其实是出自邦妈的原话。这个评价确实是让我有点受“刺激”了,哈哈。

因为华师附小是应试教育的典型,所以不可避免要拿它出来说事,并不是说有意要针对华师附小,要讨论的问题关键点是这种教育模式是否是需要广泛推荐和借鉴的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

目前很大部分学校、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接近“空前绝后”。高度重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个福音,但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才是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不适当的“过度教育”可能比不教育让孩子自由成长的危害更大!

一个孩子每天被繁重、超前的功课而剥脱了孩子本该和同伴游戏、接近自然、广泛阅读、探索和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甚至可以傻傻地发呆的时间,孩子的心灵如何滋润丰富起来。试想我们成年人自身如果每天被繁琐的工作占据了所有的时间,您对生活作何感想?

培养孩子应避免急功近利、浮躁的“疯狂”心态,理性、平和、切实地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着想,才真正是孩子成长的福音。

[ 本帖最后由 雨精灵 于 2010-5-4 08:53 编辑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579 
经验值
2440  
注册时间
2008-11-1 
邦妈,有一个问题问下:
黄埔86中的中考升学率有多少?

我买了华阳的学位房, 刚住进去,一家人都不习惯,我和老公在黄埔上班,也远, 现在又想搬回黄埔住了,如果这样的话,就有可能上怡园,直升86中了,所以想了解一下86中的情况。

谢谢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667 
经验值
3663  
注册时间
2008-12-22 
BB生日
2003-03-26

to 林顺顺888

怡园和86分别是黄埔最好的小学和初中,都不错了,86具体的中考升学率就不清楚了,在黄埔最好是肯定的。
与其在天河生活工作不便,不如回到黄埔居住呢。
小学就近最好,只要学校不差,家长多付出点,孩子的学习都会挺好的。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13 
经验值
65  
注册时间
2009-11-5 

TO:邦邦妈

经过近一个月的煎熬,孩子的上学的学校基本搞定---华景小学,因为是没户口,没住房的赞助生,但就不知道他们的赞助费是多少,听说3---6万不等,不知道该交多少为好呢,请问你有啥好建议,谢谢!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667 
经验值
3663  
注册时间
2008-12-22 
BB生日
2003-03-26
TO  小金猪
虽然你们的户口在龙口西地段,但如果是集体户口,还是读不了龙口西小学。
因为户口和房产证不一致的学生都是区教委统一调剂学位的,不能确定你们读哪个小学的,只有调剂通知出来,才知道你们上哪个小学,一般是就近哪个学校有学位就调剂到哪里,如果申请读龙口西,要赞助费的。
另外,如果你们住车陂,读龙口西,接送比较麻烦啊,挺远的,车陂附近的小学与市内的小学差距挺大的,骏景比龙口西更难进的。

TO  ggyy7799
这个不会差距太大的,小学就近就好,毕竟统考、师资什么都是一致的,如果家长重视一些,读体育东分校问题不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求助妈网:天河区哪些小学比较好?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404142434445464748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