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3096
- 经验值
- 17391
- 注册时间
- 2007-6-9
- 妈币
- 21191
         
- 帖子
- 3096
- 经验值
- 17391
- 注册时间
- 2007-6-9
-
♦♦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
♦♦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
本帖最后由 eugene 于 2012-5-20 10:26 编辑
如题,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我有狭隘的地方主义思想吧,唉……
家里孩子爸爸跟我沟通是说普通话,我知道让他学粤语比较难,毕竟他的普通话也是学回来的,所以不强求他。但我是一定要我的孩子先学粤语的。既然大环境是普通话,那根本就不用担心小孩的普通话学习能力。倒是作为广东人,我很清楚我的的母语是粤语,而且粤语在大陆是没有正规的学习系统,更需要做父母的口口相传以达到保存和延续的一种语言甚至是文化。
我认识一对夫妇,互相是老乡,所以都说一口粤语。但有一天我打电话到他们家找那位妈妈,5岁的小孩接的电话居然一句都听不懂我说什么。后来我才知道那对夫妇担心小孩以后在学校学习语文的时候会比外省的孩子差,所以从来在家里都只对小孩说普通话。我听了不说什么,但很难过。然后发现这种现象还蛮多的,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原因导致有些父母都说粤语,而偏偏对自己的孩子不说不教呢?
我在大学时候碰到一个英国人,普通话说得很溜的,他说他喜欢张学友的歌,所以一直想学白话。可是发现白话比普通话难很多,因为普通话只有四个音,可是白话有9到10个音,非常难掌握,很有挑战性。那时候我才留意到能说标准普通话的外国人很多,但能说标准白话的外国人却少之又少,可见白话的难度。鉴于当下,一般小孩子基本从2-3岁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可以接触并开口说普通话的态势,根本已经是从小就在煲冬瓜,完全无需担心冬瓜正不正的问题。但若父母视白话是可有可无的一种语言,厚此薄彼的态度,那么小孩子也会越来越偏重说普通话而忽略掉本地语言的很多盏鬼的表达方式。这些都是一种语言的精粹,失去了它们,会说的也只是普通话式的白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