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609
- 经验值
- 6336
- 注册时间
- 2008-6-21
- 妈币
- 7858
      
- 帖子
- 609
- 经验值
- 6336
- 注册时间
- 2008-6-21
- BB生日
- 2009-02-23
|
从小学到大学,不管平时还是期末考试,还是升学考试,还是最重要的高考,从未刻意停止看电视,电视剧天天追,做完作业就看,或者留着理科题目一边做一边看。
从小学到大学,除了噩梦中的初中,全都在一般般中中等等的学校读书。
从小学到大学,课本基本很干净,很少画书的习惯,笔记几年才用一本,只记录自己觉得有用的那些。
从女儿出生到现在,从未可以培养她超前,别人一岁半就会从1数到10,我的连一二三都不会;别人教英语教识字,我的玩ipad玩积木。
但是,我从小过得很开心很轻松,别人都觉得高考是噩梦,我心理留着很多高三的开心会议:吃东西、看小说的回忆……
我从小不教女儿超前知识,只反复教她安全意识、做人道理,她一直很听话,从小到大基本没磕磕碰碰,从不乱吞东西一岁多就可以放心给各种小物件她玩,上幼儿园没哭过相信妈妈下班会接回她……
我女儿比其它小孩要开心,她想吃的、想玩的、想做的基本都是我可以允许她的,偶尔我不同意,也会接受我的意见。
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城中村里读小学,成绩从一年级到6年级都是第一名,中学考上当时很重点的第六中学,在那里一开始还算跟得上,但慢慢的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了(因我性格较喜自由,从小到大读书都不会太认真,不喜欢全部精力放在学习上),正因这样,在六中的三年我跟其它认真的同学相比,就越差越远了,然后就是心态上不能适应从一个优等生变成差等生,慢慢的跟学校的差生越走越近,到初二时已是全班倒数的水平了。
初三考试前突然害怕,也是为了父母的面子原因,开始临急抱佛脚作最后冲刺,最终以比较勉强的分数靠进一家非重点的高学。在高,我从入学开始成绩就只是中下水平,20多名的样子吧,但起码不是倒数了,我也渐渐远离了初中的那些同学(初中给我的都是噩梦,不想再联系),然后心态方正了,逐渐按照自己原来的方式学习,也是不太用功的那种,成绩一直中中等等,但人开心很多,到了高三突然不知道怎的成绩就上去了(大概在班的10名左右),现在回想,主要是由于自己没压力,也不会太在乎的原因。然后,越近考试就越没压力,成绩一路上,从一模考开始就跃升班里的前列。然后,大考没考好,也是一般般的进入了广州的非重点大学,也不差,反正就是非重点里考前的大学吧。
在大学,那里的氛围更加适合我的性格了,基本不用怎么用功也可以年年拿奖学金,有一年第一学期考得差了,担心自己年度累计没奖学金拿,所以第二学期尤其发奋,考了个很好的成绩,两学期一平均还是抱住了奖学金的宝座(第一学期我只有9、10名的位置),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有水平拿一等奖学金的,只是没努力而已(我自己要求自己年年拿二等奖学金,从没想过一等,因一等只有一人,二等可以有3个人)。
后来工作了,才猛然发现,其实自己当初不追求第一是正确的,要是我当初年年最求第一了,用于读书的时间肯定要比较长,现在出来做事,我不看到有任何帮助,反而成绩越好工作越差。
现在,我把我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只是告诉大家,原来成绩真的不是全部,名校也会有差生甚至素质低的学生,我初中时就是满口粗话经常打机的差生。我也有女儿,我的女儿将来也要读书,但我现在就可以承诺,不管现在社会多现实,只要她高兴,只要她明辨是非、做人正确,我也不送她学奥数、不要求好成绩,只要她想学的就帮她报名,不想学就不学,只要不倒数前三名,只要不在最差的学校,去哪儿读书都可以。
我读书生涯不优秀,出来工作也不优秀,女儿也不优秀,但觉得我们都会比很多人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