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51 | 浏览: 3030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育儿心得 ]

我的育儿之路——中医加经典诵读(持续更新) ...

  [复制链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那肾脏还会管到小便啊。少阴病的急性发作时,有可能会出现肾停止工作了,就喝很多
水可是一点尿意都没有,没有小便。慢性的少阴体质则表现为小便次数多,颜色很淡很
15 / 50




淡的黄,或者根本就是白白透明的。(正常小便颜色淡黄)如果平时小便就有这样不正 常,补补少阴经很有必要。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帖子
1625 
经验值
7731  
注册时间
2013-1-25 
留个印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41 
经验值
226  
注册时间
2011-4-16 
想学,感觉很难啊
果果

初 一

Rank: 11Rank: 11

帖子
39 
经验值
322  
注册时间
2012-2-3 
BB生日
2012-09-18
好详尽,好有心思哦,支持一下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回复 spring0321 的帖子

宝妈,看上三五遍就懂了。我会慢慢慢慢更新的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有的少阴病不发烧,有时也会发烧,当发烧并且伴随身体痛,怕冷,无汗等症状的时候 (非常象麻黄汤的症状),此时要注意把脉,以便跟太阳经麻黄汤证的这个非常类似的 身体感分开来。少阴的脉是沉细的,就是当你把的时候不容易找到脉,压下去才好不容 易找到,还是细细一条,那就跟太阳病的脉区分开来了。千万不要见发烧,怕冷,无汗 就麻黄汤用上去了,少阴病是严禁发汗的。后面我再提下发汗九禁。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见到慢性哮喘,慢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都要考虑是不是少阴体质。这种阴经 体质的孩子,平时就要吃药调理体质了,否则急发病的时候情况就很危急。象我们店有 个小孩子,从一开始的慢性鼻炎,用医院的“正规”治疗,最后变成“过敏性哮喘”, 她妈妈是抱着没办法的心态,只想给孩子提高免疫力一下,用了小建中汤,最后身体好 转,什么哮喘药也停了,她高兴得不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6. 厥阴:这已经到身体最里面的一层了。是人体的最终一个战场。病到这一步,会出
        现寒热错杂的复杂情况,上热下寒等阴阳隔拒的情况。
厥阴肝经受寒,因为肝经会经过阴部,经气一绝就会“囊缩”,就是睾丸会缩起来,严 重的会吸到身体里面去。

Rank: 10

帖子
98 
经验值
823  
注册时间
2013-5-10 
好贴,收藏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480 
经验值
4794  
注册时间
2011-10-17 
BB生日
2012-01-12

升级报到

留个脚印以后慢慢学。宝宝脾胃的调理不是一日之功。关于诵经,我倒是觉得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的榜样力量,要教好孩子先教好自己很重要。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回复 littleqing2011 的帖子

宝妈很有自己的思想哦。诵经其实也是诵给自己听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插播“两种疝气“,有一种是睾丸缩起来的,其实就是慢性厥阴病,就用吴茱 萸汤暖厥阴,可以医好,不需要手术。如果是睾丸掉下去或者是肚子突起来一块的疝气, 用大建中汤。(什么?不敢给孩子喝?你这个糊涂妈妈产前吃太多冷饮把自己子宫搞寒 了,害到孩子疝气,现在知道只要喝一碗中药汤就能治,还要让孩子去挨刀子?你不能 google 或者 baidu 一下看看有没有这两个方子医疝气的医案,看清楚,有信心才下药 吗?或者找老师给调理啊!动刀子没必要啊!)

Rank: 10

帖子
26 
经验值
253  
注册时间
2011-7-12 
BB生日
2011-05-05
留脚印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再把我的秘诀告诉您一招啊,那就是善用 google,baidu 这两个老师,当你想用某个方
的时候,您就在上面搜索这个方的名字,比如你想用麻杏石甘治“咳嗽”,你就搜“麻
16 / 50




杏石甘  咳嗽”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搜,就会得到医案,或者相关文献等等。比如“小
青龙 哮喘”„„晓得了么?还有人说内经养生居卖的小建中汤,桂枝汤等,卖得火热, 可是从来不把成分标明,哎呀,您用 google 老师一搜就出来了,一翻《伤寒论》就出
来了不需要我们写出来啊!其实每次馒头都跟顾客说,小建中的配方自己一搜就有,自
己到药店去配药没关系,可是她们很喜欢馒头,还有我们家的药品质好,都要馒头帮配, 馒头都没办法啦。。。:)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523 
经验值
3957  
注册时间
2012-5-31 
BB生日
2012-10-25

[回复]我的育儿之路——中医加经典诵读(持续更新)

中医真是博大精深!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回复 lilxiangnaier 的帖子

是啊,我现在发现学点中医受益无穷。重要的是现在网络方便,学习也方便

Rank: 10

帖子
67 
经验值
466  
注册时间
2011-9-27 
BB生日
2012-01-30
楼主 我家宝宝一岁4个月  便便长期干 最近病了一个多月  感冒咳嗽发烧  现在偶尔还咳几声  但一直有痰 请问该怎么办 我们之前看了中医也是说是凉性的东西不能吃 也不知道该怎么调理  请教高招 谢谢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回复 依依006 的帖子

小点小柴胡冲剂少量喝。您加群183484187.里面众多妈妈有高招。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430 
经验值
4370  
注册时间
2013-2-5 
BB生日
2011-06-13
厥阴的主证框架是: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痛,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这是什么东西?我不懂!没病过这么末期的厥阴证!(病过的话我可能已经 SQQ 了,嘿
嘿)
厥阴的上热下寒,是心肾不能交通造成的。会有厥热胜负的情况出现,就是手脚冰冷,
冷泻 6 天,然后变成全身发高烧。口干发燥发 5 天,再下一个周期冷 6 天热 5 天„„冷
热交战。
慢性的厥阴病体质,手指头会冰冷。脚也会冷一直到膝盖。上身容易燥热,但头顶百会
穴的部位会比别的地方更怕冷,有时候坐着都觉得头顶凉飕飕的。(因为这是厥阴经到
的地方)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帖子
26 
经验值
162  
注册时间
2012-11-27 
BB生日
2000-9-20
希望似火,失望如烟,人生就是七处点火,八处冒烟……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我的育儿之路——中医加经典诵读(持续更新) ...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