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1 帖子893 经验值6169  注册时间2012-9-29 妈币6778  
 
       
 帖子893 经验值6169  注册时间2012-9-29 BB生日2009-06-06
 | 
| 本帖最后由 D2D2D2D2 于 2013-5-4 11:34 编辑 
 看大家都这么踊跃,我就再啰嗦几句。
 
 虽然有的人说,看你周围优秀的人,有几个是名校出来的。
 
 我想说的是,这还是一个几率问题,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现在也许你的周围都是和你差不多的,但这些人是击退了多少人才到达这个圈子的呢?
 
 就我自己的例子。
 我先生连幼儿园都没有上过,一路乡镇小学,然后名牌大学读到博士。
 
 我自己一路当地最好的学校最好的班级,然后普通本科毕业。
 
 这样对比,表面看,读名牌的还不如乡镇学校的啊。很多人会这么想。
 
 但要知道,我先生是大家说的差的学校里那优秀的10%,也就是说,他更多的同学都没有学出来,现在一部分在乡镇做个体户(其实我觉得个体户也不错,在老家生活蛮自在)。贩夫走卒的也有。也有零星个别做生意成小老板了,看起来过的也不错,那是极个别。
 
 我呢,是属于好学校里那10%(其实也没有那么差,就是中等成绩,很少偏上,偶尔还偏下,因为我偏科很严重)。但我们学校我们班整体水平高啊,当年九县一市文科状元出在我们班。我成绩偏中下都考了个普通本科。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读书读出来了,各种名牌、差的也搞个大专读读。
 现在就业,我就算很一般的了,其他同学,一半以上的同学现在工作都是令人羡慕的那种,比如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啊,中央一些部委啊,什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啊、什么有名的律师事务所啊,还有一些出国到国外了,在国外也挺优秀,我看某同学还成为他们公司的形象代言似的,印在公司宣传册上。就连当初考个专科,留在老家的,现在也占据了老家的各种好工作。
 世俗点说,成功的几率比较大,科学点说,就是竞争力比较强。
 
 我和我老公,这样的两个样本能放在一个对照组进行对比吗?懂得分析的人都知道,绝对没有可比性。
 
 至于人们说的,做人最重要啊,等等,我想笑。为什么呢?难道进名校的家长就不重视孩子的做人了吗?现在书呆子越来越少了。品德和情商的重要性,是全体家长都很重视的。并不能推断出,进名校的孩子都一律是书呆子,他们的家长还不如一般学校的家长更重视德育及情商。
 
 为什么想笑呢?能做出这样分析的家长本身是多么片面啊,本身逻辑是多么有问题啊,能教育好孩子?
 
 说了以上这些,并不代表我赞成所有人都挤破头争名校。尽自己所能,即可。
 睿智的家长,既不跟风盲从,也不会完全阿Q精神。
 睿智的家长会客观公正地分析,在现有条件下,给孩子做出最好的选择。
 即使上不了名校,也会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
 
 反正我一看到那些说上了名校就不好,上普通的也一样出人才这种论点,就觉得这样的家长未必教的出成功的孩子。
 
 我身边的确有普通学校的孩子最后读的特别出色的,还不少呢。因为我老公单位好多人都就近选择了一所很普通的市一级学校(他们单位很多人都是就近买房安家,子女就近读书),且很多村里的、国营老厂下岗职工的子女,附近治安也不大好,挨着这个区里最差的中学(那个小学对口升这个最差的中学)。但他们单位的子弟,没有一个学的差的,没有一个进了这个对口最差的中学,大一些的孩子,清华的考上好几个了,几个在读中学的,也是广雅执信华附,全部是自己考上的。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家长,是科学的分析,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家教。靠的绝不是盲目的阿Q精神。
 
 愿这么一大堆话,可以给明理的人一些启示,一些营养。
 不明理的人一定会攻击。无所谓的。
 
 ------------------------------------------
 我觉得吧,与其分析这个,不如现在就开始琢磨要怎么教育孩子。
 
 我本人并不懂教育,也不过分追求名校,我追求的是“就近”,刚好有个不错的在附近,但其实当时可以选择更好的学位房。可没有必要,再没有什么比大家都“就近”更好的了。我不会只为了孩子就折腾全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