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88
- 经验值
- 450
- 注册时间
- 2019-3-26
- 妈币
- 185
      
- 帖子
- 88
- 经验值
- 450
- 注册时间
- 2019-3-26
- BB生日
- 2011-05-09
|
回复 Winnie_11 的帖子
Continute ....
说说儿子的那个大书包
-
大家是否有印象我家小宝在上篇中的那个大书包?今天我就想说说有关于这个大书包的加拿大对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
上学第一周小宝都是背着从国内带过来的书包,周末时小宝问能否换一个大书包,我瞪大眼睛心想怎么刚来就开始奢侈浪费了?原来他说因为学校图书馆的书个头都很大,不是大书包装不下,我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里的孩子书包也都那么大!(当然书包里还要装的是学校做的小手工,画的画,还有要带回学校的Lunch pack)
在教育方面,我们有坚持让小宝每天看书,这一点基本能坚持下来,每天的伴读时间是一定保证的。可是,在国内,买书多于借书,图书馆资源也有限,可选择的种类也不多,所以,光是买儿童绘本,一年就花下了不少钱。如果是英语原版书,那花费就更大了。
-
而加拿大在阅读这块的重视程度恰恰说明了其教育的广度和宽度。小宝学校的每一个课室都会有一个书架,孩子们课间时间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还时常围坐在一起共同看各自挑的读物,这样的好处就是互相影响,有一些领域的书小宝以前从来不看的,当他的好友看的时候,他凑过去一起看,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周二借书日,他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三本 Star Wars,这都是同伴影响的一大好处。
-
说到学校图书馆,小宝每一次都能淘到他喜欢的书,类别之丰富足以满足各年龄段不同读书爱好的需求,人文、科学、故事、动漫、历史应有尽有。小宝每逢周二借书日都会特别期待,一开始的时候他会忘记周二要还书,碰过两次钉子不还书就借不了书以后他再也不会不记得了,只要是周二放学,他都会要我猜他今天借了什么书,然后兴高采烈地跟我分享。我把这一神奇的化学反应概括为独立、自主、共享的借书精神。
-
小宝来的第一个月还刚好碰上了班级的进阶阅读项目。孩子们每天带回家一本书,从最简单的一级开始,要求大声朗读,第二天老师又再发第二本,每天轮换读物,到第三周,小宝就已习惯自己开口读简单的书了,一看到简单的绘本,不需要我提醒,他自己就会大声读出来。感恩这一进阶项目,小宝从每天的亲子共读顺利进化到了自主阅读。随着孩子们习惯已养成,项目也就悄然结束了,这一起步阶段的引导又再次发挥了神奇的功效!
-
每周从学校借三本是远远不够满足阅读量的,所以,我们不浪费共享资源,到社区公共图书馆继续遨游知识的海洋。图书管里随处可见安静翻书的小孩,小小的脸蛋上,表情投入而坚定,浸在其中,人自安定!最想说的一点是,公共图书馆分类标识简单易懂,因为跟学校的分类是统一的,所以小朋友们都可以自主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书,并通过先进的机器自主完成借阅手续,丝毫不需要我这个旁观者操心,看完又不借的书则统一要求放到已阅书车上,避免我们放错了架子弄错了排序,所有步骤小朋友了如指掌,我是真心佩服学校的教育效果,润物细无声!我也真心喜欢这里的分级读物的规划,我们家长很容易就可以通过分级找到适合孩子年龄、孩子喜欢又能读得下去的书。对比起广州图书馆那乱成一团的书堆,真感叹硬件再好也不及阅读长期工程的远大规划,这是多少年重视阅读的历史积淀所造就的卓越成果!在加拿大的教育观念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成功和幸福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阅读能力则是一个人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的保障。是的,小学低年级阶段,孩子们唯一的家庭作业就是每天坚持从不间断的阅读计划,孩子的阅读就是这里教育最重要的一项作业。他们的阅读内容,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似乎和学习都不搭边,但就是这些杂书,丰富了孩子的视野,启发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小学二三年级时就可以随意拿起一本书侃侃而谈,到了中学已经可以和成年人讨论世界名著,而由阅读衍生出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就更无法评估了。这一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的共同合力为孩子今后的能力发展奠定可以说坚实的基础!
-
有一说一,不同文化和不同理念的沉浸,我想这是另一个我带娃来加拿大学英文意料之外的收获,也从侧面影响了我个人的教育观。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何妨也不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呢。当然,也会有人说这只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部分,我个人也同意这个观点,不必去分别孰高孰低,但包容且取人之长应该是我们应当传递给下一代的观念,古人说“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劝诫世人有一颗包容之心。虽然一个月的经历并不能改变太多,但多学习别人的长处,他人的好理念,是我更希望能传递给小宝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这次行程,其实能否学到更多的英文看来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