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137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儿童孕妇最好别喝功能饮料啊

[复制链接]
徐徐清

二年级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帖子
40 
经验值
330  
注册时间
2009-7-22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07: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美国纽约州长岛地区拟对19岁以下青少年禁售含咖啡因的功能性饮料。”近日,这则新闻引发市民不少疑虑。

功能性饮料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吗?里面到底有啥成分?究竟适合哪些人群饮用?对此,专家进行了解答。

功能性饮料不能代替水

专家介绍,《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的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比如,营养素饮料是指人体日常活动所需的营养成分,这种饮料市场上以脉动、尖叫为代表;运动饮料含有的电解能很好地平衡人体的体液,市场上以佳得乐、劲跑等为代表;特殊用途饮料目前市场主流主要就是以红牛为代表的能量饮料,主要作用为抗疲劳和补充能量。

“一般来说,功能性饮料是在水里加入了维生素、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有的还有咖啡因、牛磺酸等成分,这些成分有一定的抗疲劳和适量补充钙、钾、矿物质、电解质等作用。”专家说,虽然功能性饮料里面有这么多种成分,但它始终不能代替粥、水果蔬菜中的营养,更不能代替水。

饮用不当可能造成人体不适

“功能性饮料饮用不当,有可能造成人体不适。”专家说,由于一些功能性饮料的成分有其特殊性,比如:强调抗疲劳、提神醒脑的功能性饮料,消费者就不宜在睡觉前过多饮用;像一些含有咖啡因等刺激中枢神经成分的功能性饮料,儿童、孕妇就应该慎用;而有的功能性饮料适合在强烈运动、人体大量流汗后饮用,对于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其中所含的钠元素可能增加机体负担,可能引起心脏负荷增大、血压升高,所以,在没有强烈运动流汗的情况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适宜过量饮用。而且,功能性饮料也不是老幼都能随意喝的,身体不舒服的话,最好不要喝。

目前,功能性饮料又细划分为多糖饮料,维生素类饮料,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类饮料,矿物质饮料,益生菌和益生原类饮料,低能量饮料等。按照这样的细分,市民在挑选功能性饮料的时候,不妨看看每种饮料上所注明的成分,根据各种营养素的不同,依照成分补充身体所需,才可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儿童、孕妇最好不喝或少喝

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喝功能性饮料,但由于目前很多功能性饮料为了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而夸大其功效,所以就淡化了适用人群和适宜场合。专家介绍,总的来说,功能性饮料比较适合体力损耗较大的特定人群和成年人,如果身体很健康、正常,或是没有体力消耗、不需要补充能量的人,喝这些功能性饮料除了能够解渴外,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另外,由于某些功能性饮料含有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所以儿童和孕妇最好不喝或少喝。毕竟,功能性饮料里含有维生素、葡萄糖、矿物质、电解质、赖氨酸,有的还有咖啡因、牛磺酸等成分,而儿童正处在发育阶段,运动量较小,如果过量补充这些成分,会加重孩子自我调节的负担,过量饮用还会超过孩子消化系统和肾脏、肝脏以及神经系统的承受能力。
美国老太太

三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36 
经验值
282  
注册时间
2010-6-27 
白开水是最好最健康的饮品
菠萝蜜多时

三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38 
经验值
295  
注册时间
2009-11-8 
最好还是少喝
猫猫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帖子
1881 
经验值
11817  
注册时间
2009-5-4 

妈网车友会会员

收到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儿童孕妇最好别喝功能饮料啊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