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12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小儿疾病 ]

婴幼儿腹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复制链接]

Rank: 20Rank: 20

帖子
5706 
经验值
38204  
注册时间
2011-11-24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6:5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一)发病因素
  一、体质因素
  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其内因特点:
  (1)胃肠道发育不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2)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
  (3)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4)细胞外液占比例较高,水分代谢旺盛,调节功能差,较易发生体液、电解质紊乱。
  (5)免疫功能不完善,容易感染。

 二、感染因素

1、消化道内感染:
  易发生在人工喂养儿。
  感染途径:
  致病微生物随污染的食物或水进入小儿消化道。
  病毒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
  接触成人带菌(毒)者。

 2、消化道外感染:
  常见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等,年龄越小者越多见。
  引起腹泻的原因:
  (1)肠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肠道内外均为同一病原(主要是病毒)感染。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长期较大量地应用广谱抗生素,直接刺激肠道或刺激植物神经引起肠蠕动增快、葡萄糖吸收减少、双糖酶活性降低而发生腹泻外,甚至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3、消化功能紊乱
  (1)饮食因素;(2)不耐受碳水化物;(3)食物过敏;(4)药物影响;(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

 (二)发病机制:
  一、感染

 1.细菌性
  (1)肠毒性大遥杆菌肠炎:
  ①用特殊菌毛粘附在小肠粘膜细胞,并在其表面定居、繁殖。
  ②产生肠毒素:

 A.不耐热毒素(LT):
  亚单位B能连接小肠上皮细胞GM、神经节苷脂,便于亚单位A进入细胞发挥作用。
  亚单位A活化细胞上的腺苷酸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使细胞内cAMP明显增高,导致肠道水分和氯化物分泌过多,抑制钠再吸收,肠液分泌过多,肠蠕动增剧,而泻出大量水样便。
  B.耐热毒素(ST):
  刺激鸟苷环化酶,使GTB转化为cGMP,细胞内cGMP增高,氯化物吸收减少,引致肠液分泌增多。

(2)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用经质粒传递的特殊菌毛粘附於小肠粘膜表皮细胞上,借其动力穿通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粘胶层(gel layer covering opithelial cells),使形成菌落,导致小肠上皮微绒毛的损伤。
  (3)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
  侵入大、小肠粘膜,穿入上皮细胞内,使细胞蛋白溶解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使粘膜刷状缘受损,局部发生溃疡甚至出血。

(4)空肠弯曲菌肠炎:
  产生不耐热毒素LT,使肠cAMP增高。另产生细菌毒素。
  2.病毒性
  无cAMPT及cGMP增多现象。
  感染早期侵入小肠集合淋巴结区,之后小肠绒毛上皮广泛受损,然后陷窝上皮迅速增生,自陷窝向外发展,覆盖小肠腔表面病毒脱落。新增生的上皮细胞无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大量肠液积於肠腔,而排出水样大便。

二、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物代谢障碍
  肠道消化功能减低和肠蠕动亢进,营养物的消化和吸收发生障碍。
  三、水和电解质紊乱

1、脱水
  (1)原因:
  ①吐泻使液体丢失量增加。
  ②食物和液体入量减少。
  ③发热或酸中毒导致呼吸增快,水分损失增多。
  ④腹泻丢失钠、钾等电解质,身体保留水分的能力减低。

(2)分类:
  ①等渗性脱水:占40%~80%。
  多见于病程较短、大便中含钠较少者,肾功能调解较好者,病程较短、营养情况正常的大肠杆菌肠炎者。
  特点:细胞外液丢失,细胞内液丢失不明显。
  ②低渗性脱水:占20~50%。
  血清钠浓度减低(低钠血症)至130mmol/L以下,大便中含钠较多。
  特点:
  细胞外液丢失多,一部分排出体外,一部分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液增加。
  脱水症状出现早,循环量减少快,易致循环衰竭。
  ③高渗性脱水:占1~12%。
  血清钠浓度增高(高钠血症)至150mmol/L以上。
  多见于营养状况好、发病急、发热高、病程短、大便中含钠不高,病后进食减少不多者。

 特点:
  细胞外液渗透压高,部分细胞内液转移至细胞外,致细胞内脱水,细胞外液减少不重。
  临床脱水症状出现较晚,可因脑细胞脱水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2、酸中毒:
  原因:
  ①腹泻丢失大量碱性溶质。
  ②饥饿致血糖降低,肝糖原不足,且肝功能减低,而致酮体堆积,肾脏不能及时排出。
  ③血液浓缩致循环减慢导致组织缺氧等,使人体分解过程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增多。
  ④中度以上脱水时,血容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肾调节功能减低,远曲小管Na+与H+的交换减少,H+排出减少,体内H+增加。

 3、血钙和镁的改变:
  低血钙:在腹泻较久或原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者酸中毒纠正后出现
  低血镁:仅在久泻、营养不良者偶见。多在低钠、低钾、低钙都纠正后出现。

 4、低钾血症:

 (1)原因:
  腹泻水样便中含钾。
  输液后血浓缩被纠正,血清钾稀释。
  脱水好转后尿量增多,远曲小管钠、钾离子交换活跃,大量钾始排出。
  进食少,钾入量少。

(2)细胞内钾丢失原因:
  ①酸中毒时细胞外液氢离子和钠离子进入细胞,换出钾离子随小便排出。
  ②血清钾降低时细胞内钾离子移至细胞外。
  ③脱水、缺氧等引起细胞障碍时,细胞膜钠泵受影响,钾向细胞内和钠向细胞外的转移都减少。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婴幼儿腹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