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87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医院医生 ]

爸妈要注意新生宝宝的感染性疾病

[复制链接]

Rank: 20Rank: 20

帖子
3111 
经验值
23670  
注册时间
2012-5-1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22:2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目前在我国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及病死率仍占新生儿疾病首位。病毒及细菌是新生儿感染最常见的病原。新生儿病毒感染的病原较多,有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肝炎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所谓TORCH是指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其他感染的总称。  一、感染方式
  1.宫内感染(先天感染)可发生于妊娠各阶段,由母亲体内病毒通过下列途径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儿感染。①孕母病毒血症阶段;②孕母体内病毒引起子宫内膜或附件感染;③孕期病毒经阴道上行引起羊水病毒感染。
  2.分娩时感染胎儿通过阴道分娩时接触、吸入或吞入母亲带有病毒的产道分泌物或血液而被感染。
  3.出生后感染新生儿出生后与母亲及护理人员的含有病毒皮肤、衣物、用具、分泌物接触,食用含有病毒乳汁或输入含病毒的血液等均可使新生儿出生后发生病毒感染。其中以与携带病毒母亲密切接触是最重要的生后感染途径。
  上述三种感染途径中,宫内感染可引起死胎、流产、先天畸形,是新生儿急性病毒感染或潜伏感染的重要原因。
  
  二、发病机制
  病毒通过不同传播途径进入胎儿或新生儿体内,到达被攻击的靶细胞,将遗传信息整合到宿主细胞内并进行病毒复制。病毒在靶器官内大量的复制,干扰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或引起细胞破坏死亡。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引起的反应不同,与不同时期机体的免疫状态及免疫反应是否被激活有关。在胚胎期,入侵的病毒复制干扰了受染细胞的正常分裂,使胚胎发育受阻,染色体变异,组织器官分化发育受损发生先天畸形、死胎和流产。孕中期胎儿的组织器官分化发育已近完成,此期胎儿受病毒感染常导致胎儿组织器官发育受阻而形成宫内发育迟缓或死胎、死产。孕晚期及新生儿期受病毒感染则主要是病毒攻击的靶器官受损的炎症反应。胎儿、新生儿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是其易受病毒感染,且感染易扩散的重要原因。
  三、病理
  1.妊娠早期病毒使受感染细胞、组织变性坏死,而产生畸形、死胎,母体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可致胎盘绒毛膜炎,胎儿首先受病毒感染损害为肝脏;
  2.分娩前或分娩过程中
  吞入或接触被病毒感染的羊水、血液、母体阴道分泌物,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是最常见的侵入部位,其黏膜常有损害表现。
  3.出生后
  病毒最常侵入部位为呼吸道及消化道。
  胎儿及新生儿感染病毒后,其脏器损害与病毒种类、侵入时间、毒力及病毒的趋向性有关,且有较大差异,其中最常受损的部位有胎盘、肝脏、肺、肾、脑组织、心脏等。病理改变可为组织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受病毒侵袭的细胞增大呈巨细胞样变,可见核内及胞浆内核酸聚集形成的包涵体。
  四、临床表现
  不同病毒感染胎儿、新生儿既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病毒在不同时间感染胎儿或新生儿及损害程度、临床表现也不一致。
  1.流产、死胎、死产是大多数病毒宫内感染,尤其是早期感染的共同表现。
  2.先天畸形如小头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青光眼等与部分病毒在胎儿早期感染有关。
  3.宫内发育迟缓为胎儿时期感染病毒的常见表现。
  4.急性病毒感染表现如发热、黄疸、全身症状等是病毒感染急性期的共同表现。
  5.不同病毒感染表现为不同器官系统受损的症状更为突出。
  五、诊断
  1.病史凡有以下病史者应考虑新生儿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1)孕母过去有死胎、流产、死产史。
  (2)孕母孕期有病毒感染史。
  (3)孕母及家庭成员或接触新生儿的护理人员为病毒携带者。
  (4)母孕期、新生儿出生后输血史。
  (5)薪生儿出生后有反应差、哭声差、喂养困难,体重不增。
  (6)新生儿肝、脾肿大,具有结合和未结合胆红素增高的病理性黄疸。
  2.体征如先天畸形、肝脾肿大、黄疸、宫内发育迟缓等。
  3.辅助诊断
  (1)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必要时做脑脊液、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摄片、头颅CT、听力、视力测定等检查项目。
  (2)病理学检查: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脱落细胞检查。
  (3)病毒学检查:是确诊病毒感染的必要检查方法:①病毒分离:是最可靠的直接诊断病毒感染方法,从组织、体液或分泌物中分离出病毒即可确诊;②病毒DNA检测;③病毒mRNA检查。
  (4)血清中病毒抗体检测:IgG、IgM、IgA抗体检测。
  六、治疗
  目前对新生儿病毒感染性疾病仍以对症治疗,保护受损器官系统功能,以协助其恢复为主。一些抗病毒药物及免疫功能调节药物应用仍在探索之中。
  1.-般治疗包括加强护理,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治疗。
  2.保护主要受损器官系统功能
  如保护受损心肌、肝脏功能。
  3.免疫丙种球蛋白。
  4.干扰素具有抑制病毒及细胞增殖作用,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5.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是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及抑制病毒核酸在细胞内的复制。目前此类药较多,如阿糖腺苷、阿糖胞苷、无环鸟苷等。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12 
经验值
80  
注册时间
2012-6-27 
孕晚期及新生儿期受病毒感染则主要是病毒攻击的靶器官受损的炎症反应

Rank: 20Rank: 20

帖子
4879 
经验值
37330  
注册时间
2012-5-15 
BB生日
2011-05-24
帮忙顶一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爸妈要注意新生宝宝的感染性疾病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