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89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寶貝發燒該如何照顧?

[复制链接]
霆霆靓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896 
经验值
7417  
注册时间
2007-6-4 
BB生日
2007-10-18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6:1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人類的體溫控調中樞在腦部的下視丘,正常情況下被控制在很穩定的正常範圍內。影響身體產熱正散熱的平衡因素有測量方式、活動、情緒、壓力、環境溫度、日夜變化以及各種疾病。正常恆溫調節則與三因素有關:低溫環境造成低體溫;中暑、甲狀腺功能亢進造成高體溫;感染與發炎則造成發燒。

發燒原因的分析與檢查

引起發燒的原因,可分為疾病因素與非疾病因素。
  • 疾病因素:
    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疾病很多,如:感冒、扁桃腺發炎、中耳炎、氣管炎、肺炎、腸胃炎、腦炎等,所以當有以上疾病時,都會伴隨著發燒。此外,癌症或腫瘤或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會釋放出一些細胞激素,而使體溫調節中樞改變其設定,因此也可有發燒出現。
  • 非疾病因素:
    嬰兒體溫易受外在環境影響,可因環境溫度過高、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腦部受傷或長瘤、某些特殊藥物的作用:如阿妥平(atropin)及麻醉劑。其他如預防注射也可以引起發燒的副作用。
嬰幼兒發燒在臨床上進一步可分類為五大類:
  • 小於二個月的嬰兒發燒:
    病因中三分之一為感染;三分之二為環境溫度(室溫)偏高、照光治療、日曬、穿衣過多、水份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血腫等。若體溫呈現不穩,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如早產兒、敗血症、低血糖、腦部受傷出血、腦病變、環境溫度(室溫)不穩。檢查應包括:血液常規及血球計數、血液生化、血糖及尿析;各種培養如:血液、尿液、脊髓液(細菌、病毒、黴菌),以及胸部放射線檢查。
  • 大於三個月的嬰幼兒發燒:
    大部份可依據臨床症狀與表癥找出發燒根源;其中局部感染包括:中耳炎、肺炎、骨關節炎;而非特異性表癥則有體紅疹(exanthem)、口腔紅疹(enanthem)、結膜炎、淋巴腺腫、肝脾腫脹;尚有一些案例為沒有局部症狀的發燒,檢查原則可分為:(1)活力及精神不錯者;不必,追蹤即可;(2)不確定或懷疑者:血液常規及血球計、血液生化、尿析及培養、追蹤;(3)確定生病者:血液常規及血球計數、血液生化、尿析及培養、腦脊髓液檢查、胸部放射線檢查,或安排住院。
  • 慢性病兒童的發燒:
    重要疾病包含鐮形血球病、嚴重地中海型貧血、骨髓再生不良症等慢性血液病;糖尿病、囊性纖維病(Cystic fibrosis)、阻塞性尿病變、腎臟病等;先天或後天性免疫功能缺陷;過敏或其它自體免疫性疾病。檢查應包括:完整詳細的血液常規及血球計數、血液生化、血糖及尿析;各種培養如:血液、尿液、脊髓液(細菌、病毒、黴菌)以及胸部放射線檢查。
  • 不明原因的發燒(FUO):
    定義為嬰幼兒發燒>38.3℃、超過二週以上、病史、理學檢查及一般檢驗後,病因仍未確定。從發燒原因分析可知嬰幼兒感染佔38%;膠原纖維疾病18%;腫瘤9%;其它15%;未確定20%。各種檢查應包括:血液常規及血球計數、血液生化、血糖及尿析、ESR、CRP、免疫球蛋白G、A、M、E, ANA、 RF、補體功能(CH50);而培養則有血液、尿液、脊髓隋液(細菌、病毒、黴菌);進一步檢查應有胸部X光、鼻竇、Gallium/bone scan、超音波、皮膚試驗、PPD及其它如HIV等。
  • 低白血球與免疫功能缺陷病童的發燒:
    低白血球性發燒被感染率超過60%以上,一半的病童有臨床或微生物的發現且超過20%病童有菌血症。但只有一半的病童有輕微臨床症狀如:紅疹、壓痛、分泌物及可能是感染的跡象。病因則71%為細菌性(38%陽性菌、31%陰性菌、2%厭氧菌)、18%病毒性、6%黴漿菌、5%黴漿菌、3%肺囊蟲。
發燒時的三種臨床評估方法

發燒處理五步驟

兒科醫師的叮嚀

  • 發燒本身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尋找病因,予以治療。一般感冒均會有二至四天發燒,如果活動力佳、進食正常則不必太擔心。但需注意感染有無惡化或發生併發症的情形,如嬰幼兒出現哭鬧不停、活動力差、高燒不退或不肯進食、抽搐等,應速就診。
  • 新生兒發生發燒的狀況時,應儘快送醫診治,請醫師協助找出造成發燒的原因,好對症下藥;若持續發燒,可先用物理降溫的方式處理。但切記送醫前先做基本退燒處理。
  • 通常一般濾過性病毒感染不需使用抗生素就會痊癒,不應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反而易於造成抗藥菌種之衍生。一旦醫師建議使用,應仔細討論使用適應症及使用時間。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寶貝發燒該如何照顧?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