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67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小儿疾病 ]

小学童初入园 病痛连连如何破

[复制链接]
贝儿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帖子
279 
经验值
2071  
注册时间
2017-3-21 
BB生日
2016-06-16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0:3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又到春季入园时,又有一批小宝贝背起书包上幼儿园了。按照往年经验,春秋两季入园都是孩子生病的高峰期。
  学龄前儿童刚进幼儿园适应力比较差,幼儿园人群密度较大,孩子之间容易因为病毒交叉感染,总是特别容易生病。入园时期有哪些疾病特别容易缠上宝宝?我们又应该怎么好好护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关注下吧!

  1、流行性感冒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多发于冬季和冬末春初。感冒的宝宝会变得畏寒、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流涕咳嗽鼻塞,一般持续一周左右。
  护理策略:在家休息隔离至退热、症状消失后2天,要保证孩子休息质量,要注意开窗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方面,还需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感冒虽小却易引发小儿肺炎、小儿哮喘等多种疾病。由于幼儿园小朋友比较多,宝宝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所以,儿童流行性感冒千万不能忽略。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数宝宝急性发病、发热,在宝宝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 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5岁以下的宝宝都是高发人群。手足口病虽是夏秋两季高发,但春季入园疾病防范也要注意哦!
  护理策略:首先要隔离患儿两周。其次要对宝宝的鼻涕、粪便等物作消毒处理,注意开窗通风。饮食要注意清淡,口痛的孩子以我们可以为其准备流食或半流食。
  建议家长入园前一定把水痘疫苗给孩子接种,水痘疫苗目前在国内属于二类疫苗,可以选择接种或者不接种,但是对于这种疫苗尤其对这个疫苗我们强烈推荐接种,保证孩子对水痘的抵抗力是很好的防范。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通过唾液和飞沫传播。患病时,宝宝的腮腺会肿大疼痛,常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并伴随发热症状。
  护理策略:宝贝患了腮腺炎后,一定要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一般来讲,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
  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适宜给宝贝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
  4、水痘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等,全身分批或同时出现散在的红色斑疹、水疱、结痂。
  护理策略:在家里隔离,隔离期为从水痘出现开始,至皮疹结痂脱落为止。宝宝的衣物、毛巾、被褥、玩具等要应视情况采取煮沸、暴晒等方法进行消毒,以免病菌通过空气传播。
  (敲黑板,划重点)
  跟其他疾病护理不同的是,宝宝患上了水痘,护理重点是止痒以预防水痘被挠破而发生感染,并留下瘢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家长要——
  注意把孩子的指甲剪短,同时注意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出汗过多而使皮疹发痒,在给患儿皮肤清洁后可在长水痘的地方涂抹一些炉甘石洗剂止痒。全身性疱疹比较严重甚至破损时,也可以用金银花之类的中草药煮水洗澡起到消炎抗菌的辅助的作用。
  5、猩红热
  猩红热多由飞沫通过患儿的玩具、书本、毛巾、衣服等传播,会导致宝宝发热头痛,咽部疼痛,发热后的24小时内出现皮疹,遍布全身。皮疹为弥漫性针尖大小猩红色小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很痒。宝宝面部会潮红,可见"口周苍白圈"、"杨梅舌"。
  护理策略:每天采用盐水漱口,对患病的宝宝应马上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治疗7天后方可解除隔离,以免传染给别的宝宝。可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总结】宝宝初入园,总有一段适应的时间,这短时间可能会三天两头就要在家养病,但家长不要过于担心。平时可以准备一些常见备用药,要保证均衡营养、充分休息,多带孩子锻炼。如果孩子能够坚持过头半年的话,后半年抵抗力是大大增强的,患病纪律几率大大减轻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小学童初入园 病痛连连如何破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