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231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预防阴道炎?这些诱发炎症的错误做法好多人都正在做! ...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36 
经验值
413  
注册时间
2018-5-10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16:1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阴道炎是一种发生在女性身上非常常见的疾病,虽然不算十分严重,但会时刻影响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有时候还可能反反复复,久治不愈,让人烦恼不已。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一些关于阴道炎的错误认知,希望可以帮助各位朋友远离它的侵扰!
  误区1:“护垫比内裤更卫生,多用用”
  有些女性看到内裤上有分泌物,就习惯天天用护垫,觉得这样比较卫生,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女性阴道是会分泌一定分泌物的,且于排卵期增多,这是正常现象,女性朋友只需每天更换内裤就行;而护垫的透气性并不好,经常使用反而容易引起阴道炎。
  误区2:“已经在用药治疗阴道炎了,**没问题”
  阴道炎还没治愈就**,是非常容易交叉感染、加重症状的,如果实在忍不住,应该使用安全套,但最好还是经过医生确认炎症已经治愈了再**。
  误区3:“将内裤扔进洗衣机一起洗多方便”
  脏衣服上往往藏有多种致病菌,尤其袜子更是霉菌的集聚地,将内裤与脏衣物混在一起洗,非常容易被阴道炎缠上。内裤应该每天更换一次,并单独手洗,晾晒在有阳光、干燥的地方。
  误区4:“洗洗更健康、过度清洁”
  有些女性喜欢自己买药做阴道盥洗,实际上很容易破坏阴道PH、菌群平衡,导致病菌大量繁殖。当您怀疑自己得了炎症时,应该及时就医对症治疗,而不是私自买药使用。
  如果您没有异常症状的,日常用温清水轻轻冲洗外阴即可,女性阴道为酸性环境,里面的乳酸杆菌有自洁自净的能力,宫颈黏液也可以防止病菌往深处蔓延,长期用洗液清洗私处,会杀死有益杆菌,降低阴道抵抗力。
  误区5:“去小诊所看病,吃很多抗生素”
  不正规医院的医疗器械往往精准度不高,医疗水平较差,一旦检查出错,会严重影响用药等治疗措施,甚至可能为患者过度治疗,如开出大量抗生素药。不仅治疗阴道炎需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其他疾病也同样如此。滥用抗生素,会打乱阴道菌群平衡,增加病菌耐药性,加重病情,导致久治不愈等。
  误区6:“查出支原体阳性就拼命吃药”
  当检查出支原体阳性,许多女性都会特别紧张,但其实只要没有症状,往往是不需要特别担心的。专家表示,当出现炎症且检查出支原体阳性时,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其他病原体,因为通常是其他病原体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后,才继发支原体感染的。
  误区7:“没有性生活怎么会得炎症~”
  事实上没有过性生活的女性,甚至婴幼儿都有可能得妇科炎症,因为除了性生活之外,不注意卫生、抵抗力下降等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病原体感染,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还可能会逆行感染到盆腔。所以,未婚女性、孩子也有必要进行妇科检查,医院针对未婚和已婚女性会有不同的检查方式。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1205 
经验值
7096  
注册时间
2018-3-1 
BB生日
2014-09-29
感谢美妈分享,挺实用,赞一个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经验值
448  
注册时间
2018-5-24 
怎么看不到内容啊
来自[广州妈妈iPhone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如何预防阴道炎?这些诱发炎症的错误做法好多人都正在做!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