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11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帖子
3047 
经验值
23146  
注册时间
2014-11-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24-5-11 09:5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微信图片_20240127092705.gif


最近广州雨水不断
这几天好不容易停雨了
气温立马就飙升到30℃以上

这样又湿又热的环境
给病毒细菌的繁殖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培养温床

而这两天
萌萌哒在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
有街坊分享
家里小孩所在的幼儿园
因为手足口病、咽峡炎
有班级接到了停课通知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818.png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810.png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800.png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806.png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原来
有不少街坊也中招了“咽峡炎”

“上周刚感染完,3天自己退烧
然后喉咙都是疱疹”

“正经历着,俩娃都感染了
小的口腔疼的吃不了东西,喝水也疼”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745.png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751.png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616.png


那么这疱疹性咽峡炎
究竟是什么病毒?
又该如何应对?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

据了解
广州妇儿中心门诊
最近来了很多
诉口痛、胃纳差、发热的小病患
原来是因为疱疹性咽峡炎开始流行了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614.jpg


疱疹性咽峡炎
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急性传染性疾病
主要影响幼龄儿童和青少年
尤其是幼托机构,且容易造成广泛传播

由于肠道病毒
也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因此有时在临床上
有些患儿早期只是疱疹性咽峡炎的表现
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变成手足口病

这也是经常家长表示疑惑的地方
为什么前面的医生说
孩子是“疱疹性咽峡炎”
过两天是“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
其实就是“表兄弟”关系的疾病

4~7月
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
高发季节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611.jpg

(图片来源:妈妈网育儿)

疱疹性咽峡炎VS手足口
怎么一眼看出区别?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均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

手足口病大多数患儿表现为
发热、手心、足心、臀部皮疹和口腔疱疹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
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等

疱疹性咽峡炎极少会出现重症患儿
而手足口病部分患儿
会并发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重症
甚至导致死亡

1
看疱疹位置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
只出现在口腔里,身体其他地方没有
最常见的位置是腭舌弓
软腭、扁桃体和悬雍垂

而手足口病
除了嘴巴里,还在舌头、嘴唇
手掌、足底、膝盖、肛周有疹子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607.jpg

(图片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

2
看咽痛

疱疹性咽峡炎
咽痛明显,吃东西哭闹难受

手足口病
咽痛症状比较轻
甚至有的娃喉咙不痛

3
看发烧

疱疹性咽峡炎
通常是先发热后长疱疹
发热迅速,温度高,多在39-41℃

而手足口病
出疹时或者出诊前发热
一般是低温,多在38摄氏度左右
有的也会高烧

微信图片_20240511094603.jpg


万一确诊了,要如何处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表现稍不同
对付这两个“讨厌鬼”防控措施基本一样!
1、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清水洗手,至少持续20秒。居室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对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等物品,使用前要高温消毒;玩具、被褥等要进行定期清、曝晒或消毒。

2、减少接触

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接种疫苗

为6月龄-5岁儿童接种EV71疫苗,有效预防EV71所致的手足口病。

4、及时就诊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5、遵医隔离

儿童患病后应遵医嘱居家隔离,隔离时间为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完成隔离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开具返校证明复课。

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
还可能会再得该病
因为患儿可因感染不同病毒型
而再得疱疹性咽峡炎

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在3-5天后病情会有所控制和好转
但如果孩子出现频繁惊跳
抽搐或精神状况不佳时
需要及时就诊,让医生再次评估

微信图片_20240127092715.png

本文由广州妈妈网(Gzmama_com)综合整理。资料来源广州妇儿中心、妈妈网育儿、广州疾控i健康、广州妈妈网往期推文、网络等,图片来源见标注,如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封面图为资料图,与本文无关。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帖子
454 
经验值
171989  
注册时间
2013-7-24 
BB生日
2012-11-07
多谢分享啊,现在更了解了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Rank: 20Rank: 20

帖子
208 
经验值
20135  
注册时间
2024-1-29 
好的,平时多注意

Rank: 30Rank: 30Rank: 30

帖子
18496 
经验值
234172  
注册时间
2013-4-29 
BB生日
2012-12-27

1

真的要注意啊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广州儿科门诊患儿数量上升!有幼儿园已停课?这个病进入流行季,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