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76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 家庭作业 ]

再说孩子应付作业的话题

[复制链接]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帖子
12162 
经验值
73060  
注册时间
2006-4-10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9: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开学半个月了,最近有好几个妈妈发邮件或者纸条,说孩子对作业随便对付,既不认真写也不仔细检查,搞到老师有投诉,家长也很苦恼。当然,孩子自己在老师家长的里外夹击下也并不痛快,这可该怎么办?

      其实从妈妈问问题的风格,我基本能看出一些问题。
大部分的妈妈是只描述令她们头疼的那个表面问题,而且语言还很概括简练,然后就问你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她们有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教育环境本身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生活背景,没有原因分析,我怎么知道你该怎么办?医生看病人还讲一个望闻问切,我凭三两句话的概括性表象描述就说该怎么办,跟胡言乱语有什么区别?

      我能理解妈妈们那颗苦恼的急切的解决问题的心。问题是,如果你做妈妈的遇到问题都这么毛躁,不去分析和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心浮气燥地企图通过三言两语的询问就能药到病除解决问题,这可能吗?妈妈的这种做法,和孩子应付老师的作业是不是一回事呢?你不去做真正的分析和思考,很随便地希望假手于人,算不算是在应付你养育孩子中遇到的困扰?这跟孩子在应付给他带来困扰的家庭作业一样,你和孩子对待困扰的方式,没什么本质的不同。孩子对付作业,不过是家长思维和行为方式的翻版而已。

      我一直强调教育的起点是妈妈的心,但是很遗憾,还有很多急于求成的妈妈没有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背后的原因,从来路出发来思考去路的好习惯。

      很抱歉我前面的直率。回到话题本身。孩子随随便便对付作业,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不防从三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是态度问题,孩子对家庭作业的认识和态度。

    思想指导行动,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把这个道理贯彻到家庭教育中。他们往往觉得孩子还小,说那么多大道理有什么用?但其实恰恰相反,大道理不能仅仅作为标语刷出来,书上印出来,而应该在生活中说出来做出来。现在这个道理就是: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既不是为了家长学,也不是为了老师学,他为他自己学,这件事,谁也无法取代他自己去完成。

    说到这个,还牵涉到孩子的立志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理想。理想不是用来对付老师的空话,也不是遥不可企的幻想,理想就是内心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源,是一个不断释放动能的发动机。

    假如孩子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思想?完成谁的任务?应付的到底是谁?老师?老师不会做吗?你学会了老师有什么好处?你学不会老师有什么损失?应付家长?这是家长的义务之一吗?你是否和孩子聊过为什么要写作业?作业有什么必要性?作业是为了谁写的?你的孩子希望长大了干什么?要干这样的事必须具备什么才能?怎么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自力更生?要达到这个大目标实现理想,就要把大目标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现在这个阶段,你该怎么做?你还有那些不足?怎么去调整?

    现在我虽然不具体管小竣的作业了,但是,我常常和小竣聊类似的话题。以前聊,现在还聊,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话题也在延伸。我觉得只有把深层次的思维通道打通了,心理建设好了,才能真正让孩子的思想指导他的行动。



第二,是家长的执行力问题。

    就算孩子真的懂道理了,要一个小学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完全把自己管理好不出差错,那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孩子就是孩子,好逸恶劳,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天性的一部分,谁都希望过又安逸又轻松的闲散日子,谁喜欢整天紧张兮兮地又读又写?偶尔偷一下懒,放松了一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又改正错误的过程。所以,家长的监管监督,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对一个意志力薄弱的孩子来说,可能就不是偶尔偷一下懒的问题,而是做不到知行合一的问题。这时候受考验的就是家长的执行力了。家长能不能给孩子制定一个适宜的规律的作息时间表,而且基本严格地按照时间表执行呢?出现状况的时候,是家长先妥协呢,还是孩子先妥协?如果这是家长和孩子的一场博弈,毅力和懒惰的一场博弈,那么谁先妥协,谁就是输家。

    比如一个妈妈对我说她三年级的儿子每天的作业都要2个钟头以上,原因是改作业的时间花得太多。说这个孩子写作业都不怎么审题,总是检查时错很多。于是家长就让他自己读题重新写,通常他再读题时不用讲解就可以搞定了。

    这时候我就问这个妈妈,谁检查?她说她检查。

    为什么要妈妈检查?因为孩子检查不出错误,直接交给老师会有太多错,老师批评过好几次了。
    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检查?因为太花时间,就这已经要搞两个小时了,让孩子自己查,那不是要更久?

    为什么怕久?因为孩子九点半就要睡觉,怕孩子不够休息。

    看到没有,在一些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面,家长妥协了!对本来应该孩子做的事,家长代劳了!这场博弈中,家长认输投降了!表面上她赢得了孩子短时间内能按时睡觉,却输了孩子的好习惯的养成!可以想见的是,只要在体制内生活,未来可能的很长的时间里,家长和孩子都将更多地睡不好。
   假如是我,我绝对不会因此替孩子检查作业。但是低年级的时候,我会对孩子的作业把关。这话是不是有点矛盾呢?不矛盾。我把关,是告诉孩子作业是否合格。我不替他检查作业,是指我不会告诉他具体哪里错了,我只会说合格了,你可以去做其他事了;没有合格,请你自己检查改正,直到合格为止,什么时候作业合格什么时候结束作业时间。只要是他会做的却没有检查出来,哪怕他就是做到半夜十二点一点,那也是他自己的事,他必须自己面对和解决,我也一定坚持我的原则,奉陪到底。

    表面上这样可能会导致影响孩子的睡眠。但无需过虑,只要孩子的智商不是低人一等,基本上这样的情况不可能长期持续。因为不是每天的作业都一样多一样难,孩子一定有机会尝受到早早完成作业的轻松自由和甜蜜,体会到家长对他由衷的赞美带给他的那种自豪;对比纠结于一道半道题错了就是不能发现,明明很困了就是不能睡觉不能玩的那种痛苦,他会很明智地趋利避害,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写作业方式。在写作业的时候自然就会打醒十二分精神认真对待,甚至都不需要家长去讲什么大道理。这种对比很重要,没有对比,家长都要想办法创造这种反差极大的对比,在对比中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成功感。
    说严重一点,就算一个月中有十天孩子都不能正常时间睡觉,那么这真的就足以能影响到孩子的发育和成长么?我看未必。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对作业的认真程度,短时间的休息时间的牺牲,换来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哪个更值呢?
    假如家长能坚持每天都这样把关,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两三个月下来,孩子一定会有大的改观,并基本养成良好的写作业习惯。但问题是,有几个家长能坚持到两三个月天天如此?有时候败下阵来的可能并不是孩子,是家长自己的惰性和无原则。   

第三,是作业本身的问题。

    除了态度和家长的执行力问题,还有一个客观事实就是孩子的作业本身是否合理,是否在课堂上消化了必须的知识点。

    虽然现在学校里很多负责任的好老师,但是也不否认,还有那么一些过于负责任和怎么讲孩子也不懂的老师。前者是作业量过大,企图通过题海战术让孩子得到强化训练,后者是教学方法不对孩子的路,堂上授课孩子们的吸收消化率很低。遇到这两种老师,如果孩子本身又没有打下知识的提前量,跟着学校教材同路同步的话,那孩子也是相当辛苦的。

    遇到前者,孩子遇到的问题就是作业量超过应该承受的负荷,因为厌倦,产生反感和排斥。这时候家长要做的就是真正体谅孩子,积极为孩子减负。知子莫若母,家长应该能明白孩子是否理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比如低年级主要是生字词句。他能听写、会组词造句,那么就算掌握了,这时候再反复抄多少遍就没有意义。老师好说话的,家长可以在作业上签注说明孩子已经掌握好了,让老师放心;老师不好说话,那就干脆代劳一部分机械性的死作业好了。代劳的时候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没必要机械重复才代劳,不是为了偷懒,这也是和老师好好相处各得其所的处世策略,并不是欺骗。(我就曾经为小竣写过不少抄写英语单词的作业,不是因为作业多,是因为都掌握了,没必要抄)。不实事求是地分析具体问题,机械死板地认为作业就一定是孩子自己的事绝对不插手,也并非明智之举,是迂腐。

    遇到后者,真的很抱歉,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多一点耐心了。最好在写作业之前先跟孩子一起温习一下功课,梳理一下知识点,再让孩子动笔。动笔写的时候,也允许孩子看相关的参考书,必要的时候,还要给孩子讲一道例题,分析正确的写作业的方法。而并不是说完全不顾孩子感受,一点都不进行干预和指导。方法性的指导对孩子来说,可以事半功倍地保证作业质量,低年级的习惯养成阶段,方法性干预尤其重要。

    怎么梳理和把握知识点?现在所有的新华书店都有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卖,可以买一本回来,重点难点列得很清楚。

    什么叫方法性干预?比如一道题孩子在那里敲着笔头无从下笔。那么就选其中一道或者干脆另外举一道类似的例题出来,教会孩子怎么思考这一类题,怎么解决这样的题,然后举一反三,让孩子做后面的题。这避免了直接给孩子讲答案的负面作用,让孩子有思考的空间,以后对类似的题就不会犯怵。

    以上是我对孩子的家庭作业的一点个人浅见,不一定对,但我很愿意列出来和低年级的家长同学共享。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轻松自在地取得好成绩;每一个家长都能从问题出发,溯本求源,从问题的来路入手解决问题,教育出一个自觉懂事,爱学习有自信的好孩子。
桐曦妈咪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帖子
24695 
经验值
193686  
注册时间
2005-11-24 
本帖最后由 咏曦妈咪 于 2011-9-17 20:30 编辑

不错  我帮顶先。。。
桐曦妈咪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帖子
24695 
经验值
193686  
注册时间
2005-11-24 
其实 我觉得还有一点
就是 孩子良好的习惯不是第一天就可以养成的,必须是长久的累积才可以的
很多1年级的家长,说学校把做作业的问题交回家长
1年级的学生的,本来的认字和词汇的量就很少
做题的时候,一定需要家长配合的,因为题目不知道是什么的话,怎么做的
曦宝今年2年级,去年1年级的,差不多整一个上学期,曦妈都是陪她做作业
下学期刚刚开始不陪的,就会做的很慢,很拖拉,因为曦宝觉得没有人监督她了
慢就慢吧,反正她可以把作业做完,就OK啦......
因为还有练琴的时间,每天45分钟,所以她自己也觉得没有玩的时间了
很无奈,后面,她自己学会时间是自己的,慢慢的就改正了
偶尔还是会有点小毛病

2年级,现在基本不陪了,家听的时候会找我
数学做完后会拿给我看...因为要数学作业要签字的。

不过,这曦宝还是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
这个学期,要慢慢的培养她

我觉得,孩子的习惯必须家长来培养,单是靠学校,可以吗?
或者很多妈咪说,以前我们不是这样过来的
真的吗?我们上学的时候,下午是3节的,课程都不一样的
放学是自己回家的。

现在呢?你放心孩子放学自己回家吗?不能吧
所以,对比是没有意思的
关键是现在要怎么做才是好的,才是对孩子好

我不帮曦宝检查作业,因为我觉得这个不是我的责任
但是我要曦宝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我给她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来帮助她养成好的习惯
虽然 现在的小毛病还是很多
但是 我相信 孩子会做的越来越好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收起 理由
植竣妈妈 + 100

总评分: 经验值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帖子
226 
经验值
748  
注册时间
2007-8-28 
虽然龙龙还在读幼儿园,但是平常也比较留意这方面的信息,一直认为小学生的问题并不是一天形成的,一定是从小即幼儿园或者是更小的时侯累积的结果,所以还在读幼儿园的宝宝妈妈一定要注意,从小就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才是关键,否则就象《皇帝内经》上说的,犹如临渴才掘井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再说孩子应付作业的话题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