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243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手机看此贴
  •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此贴
  • 好内容 随时分享到朋友圈

煲汤药材的作用大全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Rank: 3

帖子
13 
经验值
96  
注册时间
2013-4-22 
BB生日
2012-02-05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4:2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煲汤时药材的搭配很重要,针对不同的体格人的人有不同的安排,讲究药性平衡:
  热性=凉性 寒性=温性 实性=泻性 虚性=补性 燥性=润性 湿性=燥性
玉竹:养阳润燥、生津、清热。
川贝:润心肺、清热痰。
百合:补肝肺清热益脾。(清水浸1小时)
支竹:清肺补脾、润燥化痰。(清水浸10分钟,切4CM块,最多煲半小时)夏枯草:清肝热、降血压。(最多煲2小时)生地:凉血解毒、利尿。罗汉果:清肺润肠。
老苋菜梗:解毒清热、补血止血、通利小便。(中药店有卖,洗净切短)
白果:益肺气。(去壳,入滚水5分钟取起去衣,去心)
芡实:补肾固精、健脾止泻。
无花果:润肺清咽、健胃清肠。(切片)
竹蔗:润燥、和胃、清热解毒,可辟去蛇等腥味。
土茯苓:清热去湿、解毒利尿。
当归:补和血、调经止痛。
天麻:祛风、定惊。
冬虫草:补损虚、益精气、化痰。
**:提神醒脑,清虚火、去寒积。
雪蛤:滋肾、补肺、健脾。(清水浸发5小时,入葱姜水滚5分钟取起,入炖盅一个半小时)





分享到:



回复1
引用 | 只看此人

vvljd


级别:廉租房
积分:440
注册时间:2013-01-23


发表于:2013/10/31 16:30:24
淮山山药、淮山药。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脾,肺,肾经。
【功        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其保健作用得机理是可根据身体的需要转化为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补充由于衰老和疾病造成的激素失调,从而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增强抵御疾病的能力,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并能预防和减缓恶性肿瘤、糖尿病、动脉硬化、心脏病、肥胖、老年痴呆症等。
  
三七(田七)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食用功效】炖鸡或炖排骨,有益气养血、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有滋阳强壮作用。也治疗老年人的头风痛、腰肌酸软无力等症。
  
枸杞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黄芪(北芪)
【功能与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蜜制黄芪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山楂
【功能与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当归
【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天麻

【功能与主治】天麻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南沙参     沙参。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化痰益气。用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粘、气阴不足、烦热口干。
  




  北沙参
       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性味】 甘苦淡,凉。【归经】 入肺、脾经。【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石斛
        养阴生津、增强体质、补益脾胃、护肝利胆、清虚热、强筋壮骨、抑制肿瘤、明亮眼目、延年益寿。
  


芡实、芡实米、鸡头米
       【药性】甘、涩,平。归脾、肾经。【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玉竹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经。【功效主治】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燥咳;劳嗽;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内热消渴;阴虚外感;头昏眩晕;筋脉挛痛。
  

   陈皮
       【性味归经】温;辛、苦;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调中带滞、顺气消痰、宣通五脏。
  



  

桂圆、龙眼。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百合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药用时煎服,10~30g。清心宜生用,润肺蜜炙用。【功效】养阴清热,滋补精血。
  
  玉米须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有利尿降压功能。
  



  红豆
       【性能】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 【用途】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甜杏仁、南杏
        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性苦微温,有小毒,滋润养肺通便。适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者。
  
  罗汉果
        其性甘凉,清热润肺止咳通便。
  
  紫苏
        紫苏是一味常用的中药,这种植物有紫色的、绿色的和白色的,现在绿色的较为多见。紫苏味辛,性温,归脾、肺经。紫苏叶、紫苏梗均有辛温发散、理气宽胸的作用,但紫苏叶偏于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紫苏梗则长于理气宽胸、止痛安胎。卷着苏叶吃烤肉会更香,因为烤肉吃多了不易消化,而苏叶具有暖胃理气助消化的功能,所以用它来卷着吃就可以避免出现那些不舒服的症状。紫苏茶对睡眠具有一定的辅助调整的功效,很多日本人都有一个习惯:睡前喝一杯紫苏茶。
  甘草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支竹:清肺补脾、润燥化痰。(清水浸10分钟,切4CM块,最多煲半小时)银耳:滋阴养胃、润肺生津、养颜,不含胆固醇。(清水浸1小时,撕碎)木耳:补气血、润肺止血,对动脉硬化有疗效。(清水浸1小时,入滚水5分钟,取出过冷水)清补凉:清补(包括玉竹、百合、莲子、龙眼肉、薏米、淮山、芡实)北芪:又名黄芪,补血、补脾益气、壮筋骨。花旗参:益血补脾肺。党参:补脾补气、生津益气。沙参:养阳润肺、益胃生津、清热。 高丽参须:补气。               莲叶:去暑。人参:性甘、微苦、微温;含有人参素,人参副素、钙质、镁质、皂素,可安神养心,补肺气、补五脏,健脾胃,皂素有溶血作用,可散发风湿性心脏引起的各种瘀血。桂枝:性甘、辛、温,能增强代谢剌激粘膜充血,利关节、出汗,本经温筋、通脉去风温。灵仙:性辛、苦、宜五脏、散风湿、利关节,疏通全身筋脉。 何首乌:性味苦、甘,微涩,所含大黄酸有明显促进肠管蠕动作用,所含卵磷脂用于神精衰弱,促进血液新生发育,有强心作用。夜交藤:性味苦、甘,微温,可治风湿头晕贫血、失眠。乌药:性辛、香、苦、温,能剌激清化粘膜兼有麻痹中枢作用。熟地:性甘、温、微苦,含有糖质甘露密酵,地黄素及铁质等,可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为滋养,强壮补血剂,有壮强神经之效,适用于贫血体虚,神经衰弱、呼吸困难等。园珠草:性热、辛,有去寒湿、壮阳、强心,助气之效。护心藤:性苦、温、微香、邪气痛肿、破坚血、利水畅通血脉。茯芩:性甘、淡、平,含有茯苓酶、植物纤维素、葡萄糖、果糖及灰粉等,除胸助逆气心下结气、治疼痛、寒热烦满、咳逆、利小便、利水湿和脾胃,为缓和剂,适于心下悸、小便不利、皮下水肿、睡眠不安症。麦芽:性甘、平,含有丰富维生素,麦芽糖和卵磷脂。可和胃消食、破冷气,去心腹满胀、消食和中,为能助消化、治伤食、停食积滞去苦厚腻,胸腔满闷。 竹蔗:润燥、和胃、清热解毒,可辟去蛇等腥味。土茯苓:清热去湿、解毒利尿。当归:补和血、调经止痛。冬虫草:补损虚、益精气、化痰。**:提神醒脑,清虚火、去寒积。雪蛤:滋肾、补肺、健脾。(清水浸发5小时,入葱姜水滚5分钟取起,入炖盅一个半小时)生地:凉血解毒、利尿。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帖子
664 
经验值
6507  
注册时间
2011-12-3 
好!收藏了。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帖子
29 
经验值
180  
注册时间
2013-11-1 
BB生日
2009-03-24
有用,受了,谢谢楼主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帖子
10 
经验值
101  
注册时间
2013-9-10 

[回复]煲汤药材的作用大全

顶,懂得真多。
该回复来自[广州妈妈iPhone客户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煲汤药材的作用大全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