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8 | 浏览: 2315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 妈妈网轻聊
      给生活加点料

    • 妈妈网孕育
      就是好用

      holdImg
    • 广州妈妈网
      广州妈妈网,更懂广州妈妈

      广州妈妈网二维码
楼主
发表于 2019-3-17 23:3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RACHELLUO 于 2019-4-10 18:17 编辑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困扰我很久,学X是城中牛娃共同母校,国X班是最高端,最难考的班型,没错,比超班更难,要以MSE分数申请,多重面试,一个年级,只有十来个孩子而已。

称313,是城里中市中心公认最热竞争最为激烈的民办,事实上,313里很多人也在学X学习,但是,也有很多压根不在学而思或者其他机构学。不少是家里教,或者妥妥的原版派。

从吃瓜群众的角度来看,看到这两帮人今天恰好在同一个本土商业机构举办的英语辩论比赛里面碰到,就比较耐人寻味了,因为几乎是两种培养模式之下的产物,这种对决,就好像剑宗和气宗的较量。

低龄组,多数同龄人,在英语课本学的内容,
凑一篇50词的小作文,想表达清楚简单意思,没有语法错误都很难,

但到底有些人对于英语的应用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实在有意思。

尤其这年头,

很多人觉得,英语就是无用技能,学了就是浪费时间,

更多人认为-(-)其实就是加正,多数有条件的家庭,想的都是怎么令自己的娃出色出色再出色。


两相较量之间,到底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

我,睡一觉起来再细细说。

左为学家,右为313











 

回帖推荐

RACHELLUO 发表于9楼  查看完整内容

00缘起, 故事要说,这就要从一年前说起, 突然在朋友圈里看到,第三届某个英语辩论的决赛,是两支313互杀, 辩的题目倒是很有趣,大概就是要不要上课外班 313绝对是咩城民间的一朵“奇葩”之花,出去上和不出去上的都挺多,而且都是死硬派,总之放学以后各赶各的场,大家觉得习以为常。 两队小朋友针尖对麦芒,火花四射,实在有趣的紧, 辩论我所欲也,大学时,辩论是我们学校最流行的活动,没有之一,我们那个时代,出过CM ...

RACHELLUO 发表于14楼  查看完整内容

01 报还是不报,这是个问题 今年的报名信息9月就出来了,与此同时,脑子里面也浮现出了一些人选。因为我对人名过目不忘的能力,想到了很多人,毕竟咩城同年级的孩子,学术方面有些成绩的,基本都挂上号了,很多父母还关注我的公号大家私下互动过。我想到这个场面还是挺感慨的,因为很多人都是没上小学就认识了,一路走来,有人顺一点,有人坎坷一点,有人成名早,有人籍籍无名但是其实实力非凡。 考虑之后,还是放弃了机构组队 ...

RACHELLUO 发表于24楼  查看完整内容

06 反转反转再反转,爆冷爆冷再爆冷 杀鸡要不要用牛刀,用啊! -------------------- 十二进六之后,组委会自己复活了两支,然后凑了八个接着打, 打完第三场低龄组比赛,还是有点小沉重,因为打到现在,21个队伍只剩四支, 313一共是六支参赛,自己人被迫灭自己人,在八强时剩了四支,大家终于全部接上头。 意外情况还是比较多的, 现场桌子弧度有点不妥,导致正方和反方的三四辩基本完全很难看到时间,要把头完全扭过去才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经验值
15463  
注册时间
2018-9-13 
大概类似华师附小和学而思集训队比数学竞赛成绩吧
来自[广州妈妈Android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138 
经验值
3505  
注册时间
2008-3-13 
英语牛娃不会去学而思。
来自[广州妈妈iPhone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帖子
经验值
455  
注册时间
2017-4-19 


   
回复 leerae 的帖子
英语牛娃不会去学而思。


可能大部分牛蛙都去了xes
来自[广州妈妈iPhone版]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回复 leerae 的帖子

请问这个判断的依据何在
来自[移动wap版]
犇犇宝贝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帖子
5295 
经验值
32492  
注册时间
2009-1-20 
lz挖了一个坑,啥时候来填啊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2810 
经验值
16901  
注册时间
2009-5-4 
BB生日
2006-01-10
国际班的孩子不是也有很多中大附小的娃吗?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回复 犇犇宝贝 的帖子

瓜切好,就来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ACHELLUO 于 2019-3-22 12:12 编辑

00缘起,

故事要说,这就要从一年前说起,

突然在朋友圈里看到,第三届某个英语辩论的决赛,是两支313互杀,

辩的题目倒是很有趣,大概就是要不要上课外班

313绝对是咩城民间的一朵“奇葩”之花,出去上和不出去上的都挺多,而且都是死硬派,总之放学以后各赶各的场,大家觉得习以为常。

两队小朋友针尖对麦芒,火花四射,实在有趣的紧,

辩论我所欲也,大学时,辩论是我们学校最流行的活动,没有之一,我们那个时代,出过CM,出过MWW,还有ZXY,

虽然他们现在都去综艺圈混了,

虽然,你总会被人家压着出不了头

但是经常被高手虐的好处是,起码你运气好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辩论对一个人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锻炼是非常强的,这种能力能帮助你识别谁是杠精,谁是真有料,以及谁是和稀泥;

而英语亦我所欲也,小学时间过大托福105这个分数线,是我对娃的最基本期待,

我说你要是小学六年搞不定这件事,亲,你的英语真的是白学的。英语,基本不要求智商,只有懒人学不好。

英语辩论,属于两好合一好,既练胆子,又涨知识,何乐不为呢。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138 
经验值
3505  
注册时间
2008-3-13 


   
回复 RACHELLUO 的帖子
回复 leerae 的帖子请问这个判断的依据何在


1.同学。给娃组小课,网罗了一大群X家尖班娃,或自测或通过资深外教测,几乎没有能符合组课条件的。2.老师。基本国内英专八级,词汇量在一万左右晃悠,听说和知识点拓展完全不能能满足原版娃的需求,更别提critical thinking 了。之前对学家藤校线上课感兴趣,娃去测试通过,但一试课,放弃。老师虽是藤校毕业的中国人,但和资深外教仍有一段距离。3.时间。原版娃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动辄两三个小时,即使上了小低也雷打不动。学家每周一次的两个小时应试,就算加上作业,浓度太低。
来自[广州妈妈iPhone版]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ACHELLUO 于 2019-3-18 19:48 编辑


   
leerae 发表于 2019-3-18 11:45
1.同学。给娃组小课,网罗了一大群X家尖班娃,或自测或通过资深外教测,几乎没有能符合组课条件的。2.老 ...



SO what,尖子班其实真的也不算啥,跨级或者跨几级超班国际班都不少,只能说明牛的你没找到,或者不愿意轧一脚,不能说明牛的不在啊~,三年级过CAE都好多个了,CPE过的几个也是如此,牛蛙绝对还是在学而思或者曾经在学而思,但至于愿不愿意组班,那是另外一回事。

肯定有人不玩学而思也牛,但是要说牛娃都不去学而思,这说法,不太靠谱。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138 
经验值
3505  
注册时间
2008-3-13 


   
回复 RACHELLUO 的帖子
SO what,只能说明牛的你没找到,或者不愿意轧一脚,不能说明牛的不在啊~,三年级过CAE都好多个了,CPE过的 ...


也许我的说法太过绝对,换个说法吧,英牛绝大部分不会去学家,学家尖班国际班也有英牛,但比例是少之又少。
来自[广州妈妈iPhone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帖子
138 
经验值
3505  
注册时间
2008-3-13 
语言早中期的积累相对于数学来说对天赋要求不高,就是砸钱砸时间,大几百到一千一节的私教课+各种寒暑假留学,特别是时间,哪里舍得把时间花在学家呀,我能说我娃打高球都是请的英语母语私教吗,周围都是国际学校的娃多,过cae cfe 不是为了小升初,只是英语习得后的副产品,顺带检验那种,随时为了出去无缝对接作准备。
来自[广州妈妈iPhone版]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ACHELLUO 于 2019-3-22 12:14 编辑

01

报还是不报,这是个问题

今年的报名信息9月就出来了,与此同时,脑子里面也浮现出了一些人选。因为我对人名过目不忘的能力,想到了很多人,毕竟咩城同年级的孩子,学术方面有些成绩的,基本都挂上号了,很多父母还关注我的公号大家私下互动过。我想到这个场面还是挺感慨的,因为很多人都是没上小学就认识了,一路走来,有人顺一点,有人坎坷一点,有人成名早,有人籍籍无名但是其实实力非凡。

考虑之后,还是放弃了机构组队的想法,首选313里面找人,因为练习会更方便,而且便于培养默契,我的理想想法是大家下课就可以讨论,但是,实际上除了开始几个孩子商量谁当队长集中讨论,后来大家有时候直到比赛前都没一起聊过一次。

我首先想到的是ABC这三个孩子,

A是我一直很关注的一个孩子,他有灵性,也比较顽强,一年级我娃得了校外一个数学奖,他知道了,主动跑去和他说,你得那个奖咋回事,然后我娃就说,其实考的就是学X上的那些嘛,然后过了一会,这个孩子说,如果我去上学X,那我肯定比你学的还要好,那拿的奖还要多。我娃觉得莫名其妙,但是回来还是和我说了这件事,我从这件事看到这个孩子身上一些很质朴却闪光的东西,着实折服了我。这个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英语作文里写了一个词,娃回来和我说了,我很惊讶,妥妥六级词汇,笔头之外,口语也是非常流畅。他妈比较冷幽默,看到我们在上FCE备考,苦刁刁地和UNLOCK3痴缠,她说,FCE这玩意为啥要上个班啊,直接去考,不就行了吗。其实我不知道他怎么学英语的,我也没有问过。

B四平八稳,三年级上裸考过PET,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占尽老师喜爱和同学尊重,而且是不管哪个老师都喜欢的那种,讲话处事超有分寸感,请留意,是超有,谨慎,但是却掷地有声;英语能力之外,具有一颗异乎寻常稳定的心脏。


C古灵精怪,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我看了都觉得很惭愧,才情能力,远完爆我。而且,她很漂亮,虽然我经常和她妈吐槽她的发型,我说,你看过白古版《神雕侠侣》里面裘千尺吗。后来总算是改了,改了以后家长之间(我们避开孩子讨论这些)人见人夸,看来大家都不装瞎。家里还有个妹妹,经常被人抓住要请去拍广告,有时候会和我讨论是不是骗子,我说这玩意一半一半,但是你怎么生出来两个这么聪明漂亮的姑娘,我很佩服,结果老妈说,确实很多人问我这个问题,可能是我当时怀孕的时候吃过五谷杂粮粉,她没说完我就下单买了一堆,虽然我现在想改良我自己基因已经晚了。我曾经问过娃,你觉得班上哪些女孩最漂亮,他一口气就答了三个人,明显经过日常的深思熟虑。但是审美完全在线,我对他的判断结果双手双脚赞成,颜正,气质好,谈吐一流,三观超正。可能和很多人想法很不一样,我觉得虽然实力很重要,但是人美是很大的优势,无论男女。



这三个首选,第一时间就回复,整!

同时D同学,看到我在群里留言马上和我说,带上我,我有很多英语演讲的奖项,我们几个人合计了一下,放弃了C选了D,因为,他是男孩,倒也不是因为歧视女性,只是觉得如果三男一女,练习起来可能不那么方便,但是后来觉得这种想法太多余了,因为四个男的也没怎么练!



队伍建好了,提交之前,我问了一下我非常尊重的一个前辈,她去年也带孩子参加过这个比赛,走到很后,但是有些微词。但是老前辈不像我,精力过人,什么时候都要写网文,我依稀记得她谈到一些事情。

她的原话是,“玩玩可以,不要太当事,主办方水平一言难尽,有些处理比较混乱,去年关键比赛曾经有个队伍晚到,应该是和其他重要考试冲突了,其他队伍都很不满意,这支队伍的几个妈妈甚至上台声泪俱下,说自己有难言苦衷之类。”

对于这类事情我一般看法是,如果真有事情,先说,到了跟前再和稀泥,处理不是很好,而且其他人理解就理解,不理解也没必要再向家长施压。因为你也不知道别人放弃了什么。

因为有前辈的预防针,我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出现还是有心理预期的,只是经常觉得,果然伊人看的通透。

我们队的人后来感慨,还是你下手早,后来好多人出来拉我们孩子,对于这些说法,我是相信的,因为我们的动作之快应该是超乎很多人想象的。看来群众的眼睛都是贼亮的,平时里大家都没少观察其他人,算盘拨得快,还要脚底抹油才行。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隐私,这篇文章里面所有提到的孩子都用字母替代,与出场顺序有关,和名字拼音无关,并且不会提供任何照片,其中任何家长对号入座觉得我说多了,影响了孩子形象,请找到我,删除相关信息,我一定郑重表示歉意。)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回复 leerae 的帖子

没有全面的调查,很难这么定论,只是能从广州出面竞赛和考试的情况来看,学而思大军,占比绝对优势,至于总体比例,非官方调查很难获知,不排除有些大牛只愿意在自己家里待着,完全不出来遛弯。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本帖最后由 RACHELLUO 于 2019-3-22 12:18 编辑

03小撕怡情,正常准备

虽然我就辩题这个问题和影子们开撕,但是这边厢的准备也还是没拉下,

有人说,你怕不怕你总在“挑毛病”人家记恨你们,回头算你总账哟!

我说不把关厨房卫生,吃了拉肚子是我们自己啊,低龄比赛,要个结果有个什么用,我们要的是经验值,

而且我相信,这个胸怀,人家也有。

时间拉回报名提前之前,

孩子们在学校和老师说了这事,本身每个班有自己的隐型地界,组队的孩子们有了一个特区,可以多加练习,

好消息是,C同学虽然和我们好说好散但没配对成,但是自己竟然马上又去发动了几个孩子,这让我很钦佩;

我把比赛信息告诉了F同学家长,因为我觉得F同学其实千好万好,但应该是缺了一环就在当众演讲这一块,F同学找了G等其他几个同学,他们判断标准很简单,在学校出众的;F还找了H同学,H同学开始可能没反映过来,拒绝了,但是后来想加入F同学,发现人满了,于是H同学自己又组了一个,

A同学所在的班长I也组了一队,

所以除了我们所在的队伍,我们已经知道有五个队伍,B,C,F,H,I,

组委会为了对重点队伍进行保护,编了一个种子队,种子队没啥特权,但是每个区只产生一支,避免强强太早相遇。这算是一个好办法,但是由于有一些队伍没认真写简历的,其实没被列为种子,但这是自身疏忽,不是安排问题。

学而思我最认可的孩子有两个,一个明确表示不参加,一个J开始说不参加后来还是改主意去了,而且,J的队伍,里面有三年级的神级人物,AS和英语双牛,当年号称叼着棒棒糖就参加最早一批KET口语考试,说的还都是复杂回答,引得无数高年级孩子们捶胸顿足;另一个也是年级里很早就过F的孩子,

还有个孩子K是在学X早年认识,后来出走了,外形聪明可爱,他最大的优势应该是舞台经验丰富,因为很小开始就是电视主持人。

得知这些朋友都会参加,我觉得比赛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他们彼此之间虽然认识,但是更多时候是坐在教室里面老师讲,自己老老实实坐着,到底个性怎么样或者综合能力怎么样,其实是看不太出来的。较劲的确是互相学习的机会。

在组队阶段,有一支L为核心的队伍一直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因为她们在找最后一个队友里面摆出来的简历是非常亮眼的,这个阶段大家找是找,说是说,其实多数是没有体现太多个人信息的。而这一队,流露的优势,光彩,还是很明显的。

而M,一直我极度重视的个人辩手,个人能力非常彪悍突出,我不选她的原因是因为不同校,排练实在太麻烦,但是,M妈妈和我是两个极端,我是常年用力过猛,而她行事比较漫不经心,大家都在很认真撰写的队伍简历,生怕漏了孩子的优势被人忽视,他们只写了一句,PET通过,其实无论本身实际能力和英语才能,从个人角度来说都非常突出,我们曾经建议她去补K队的缺,甚至为她背书,估计交流下来,M妈妈比较佛系的做法和回答方式,没有引起对方的重视。M自己组了一个队伍,但是因为过于简朴的简历,没有被列为种子。过早与J队相遇,第一场就被淘汰。

另外,我还特别问了一个我非常崇敬的视为灯塔前辈此番是否带娃参加,她笑而婉拒,大家的看法类似,过程比结果重要,关键的是你想要什么,而这些是否可以实现。


这时候其他队也开始浮出水面,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具体参加孩子名字,但是仅仅一个辩论队名字我就已经可以对上号,通过众筹,全咩城21个队伍,其中只有三支队伍的情况我完全不了解。而我们知道的313的队伍,就有五支;后来那三支队伍逐渐在比赛中知道,其中一个孩子,还曾经和我们一起去过北京参加过一个夏令营;有一个队伍,还是不认识;还有一个队伍,是313的三年级的队伍,难怪我们绕破头,谁会想到是自己学校其他年级的人呢!后来接上头了,他说,我当时还是看了你的文章才选了313,而且你写的对我面试有很大帮助。我说,那你没后悔吧,后悔就不要怪我了,大家莞尔。



最搞笑的是,我们一直和另外一个孩子N一起学国际象棋,我们惊讶地发现,第一场我们两个孩子就正面对上了,很多人超级八地说,天啊,你们第一场对罗妈的孩子,你知道她是个什么情况吧。朋友笑笑说,我知道,我们每周一起上一对二的。

这,也算是缘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下午要专心干活,晚上有空再上来码,争取不要太监文~~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帖子
经验值
244  
注册时间
2015-3-25 

学而思国际班的娃和中大附小的娃玩一次英语辩论,谁赢?

看罗妈的文章,时刻提醒我鸡娃之前需自鸡。学习学习!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帖子
839 
经验值
19581  
注册时间
2008-2-27 
回复 leerae 的帖子

您那确实是条件优越,弹药充足,这当然是一种选择,

但学而思国际班在一届几千上万学员里通过重重筛选,爬到顶端的也是绝对牛逼选手,概率说明一切,一万多个孩子里面选十来个,能脱颖而出就是实力表征。努力,天赋,家庭用心,都可见一斑。

成就之路不止一条,不出来的实在不好比较,这篇文章我只讨论已经冒出的孩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原创短篇连载已完结)学某某国X班的娃和313的娃玩一次英语辩论 ...
快速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754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2024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开发者:广州盛成妈妈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版本:11.12.0 应用涉及权限APP隐私协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