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华
- 0
- 帖子
- 29
- 经验值
- 270
- 注册时间
- 2009-5-4
- 妈币
- 352
     
- 帖子
- 29
- 经验值
- 270
- 注册时间
- 2009-5-4
|
通窍化痰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32例
姜之炎 石 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 (上海 200032)
【摘 要】 目的 观察通窍化痰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采用通窍化痰方加减治疗, 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及治疗3个月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呼吸暂停等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计分。结果 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的疗效优于治疗1个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各疗程鼻塞计分较治疗前及前一疗程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打鼾症状及张口呼吸症状积分均在治疗2个月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通窍化痰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疗效良好。
【关键词】 小儿腺样体肥大;中医药疗法;通窍化痰方
[作者简介] 姜之炎(19602) ,女,上海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
医儿科临床研究工作。
-----------------------------------------------------------------------
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疾病,常导致打鼾、憋气、张口呼吸等症状,及难治性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引起颌面发育障碍及身体生长发育迟缓。本病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故一般主张手术治疗。但扁桃体和腺样体对儿童,尤其是3至5岁小儿咽部和整个上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故手术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采用化痰通窍方加减治疗腺样体轻中度肥大,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 1 ] 症状:白天嗜睡,晚上睡觉张口呼吸、打呼噜甚至呼吸暂停;体征:咽扁桃体Ⅱ2Ⅲ肿大;影像学检查:参照邹氏介绍的方法[ 2 ] ,即常规摄鼻咽侧位X片,以A为腺样体的厚度, N为鼻咽腔前后的宽度,腺样体与鼻咽腔气道厚度比值为A /N。腺样体轻度肥大为2 /3 ≤A /N≤0. 71,腺样体中度肥大, 0. 71 ≤A /N≤0. 75,腺样体重度肥大A /N≥0. 75[ 3 ]。
1. 2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年龄在3岁至16岁之间。排除标准:腺样体重度肥大;由于肥胖、鼻息肉及上气道神经肌肉紧张等其他原因所致呼吸不畅;年龄小于3岁或者大于16周岁。
1. 3 一般资料 所有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08 年1 月至2009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共收集32 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 例; 平均年龄( 4. 75 ±1. 27 ) 岁; 平均病程为(13. 10 ±2. 51)月;腺样体轻度18 例,中度14 例;打鼾28例,张口呼吸26例,鼻塞29例,睡眠呼吸暂停5例。
2 方法
2. 1 治疗方法 通窍化痰方组成: 辛夷5 g,苍耳子3 g,石菖蒲5 g,象贝母2 g,丝瓜络5 g, 夏枯草5 g,昆布5 g,甘草4 g。加减方法:咳嗽加半夏3 g,陈皮3 g,紫菀5 g,款冬花5 g;咽部不适疼痛加蝉蜕2 g,射干4 g;头痛加白芷5 g,羌活5 g。采用农本颗粒剂[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每日1剂,溶于开水中,分2 次或少量多次口服。30剂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 2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治疗前、治疗1 个月、治疗2个月及治疗3个月鼻塞、打鼾、张开呼吸、呼吸暂停等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计分[ 4 ]。
(1)鼻塞程度:患儿仰卧位,双鼻完全堵塞,需张口呼吸,计3分;部分堵塞,呼吸不畅通,有时张口呼吸,计2分;轻度鼻塞,无张口呼吸,计1 分;无鼻塞,呼吸通畅,计0分。
(2)打鼾程度:患儿每晚都打鼾,计3 分;间断性夜间打鼾,计2分;平时不打鼾,其他因素(如感冒,过敏性鼻炎等)诱发打鼾,计1分;无打鼾,睡觉安稳,计0分。
(3)张口呼吸程度:患儿每晚张口呼吸,伴有睡觉憋醒,计3分;张口呼吸,不伴睡觉憋醒,计2 分; 其他因素(如感冒,过敏性鼻炎等)诱发张口呼吸,计1 分;无张口呼吸,计0分。
(4)呼吸暂停: 患儿鼻腔完全阻塞,出现呼吸暂停,憋醒哭闹,计2分;无呼吸暂停计0分。
2. 3 疗效评定标准[ 1 ] 显效:服药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感冒后可能出现张口呼吸、打鼾,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扁桃体正常或扁桃体I度肿大,鼻咽部侧位X线片腺样体A /N≤2 /3;有效:服药后临床症状减轻,间常出现张口呼吸、打鼾,感冒后明显,扁桃体肿大及鼻咽部侧位X线片腺样体A /N降低一个等级; 无效: 服药后临床症状无缓解,扁桃体肿大及鼻咽部侧位X线片腺样体A /N无改善。
2. 4 统计学方法 等级资料用R 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3 结果
3. 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 个月、治疗2 个月和治疗3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3. 13%、71. 88%和93. 75%。治疗2个月疗效优于治疗1个月( P < 0. 05) ,治疗3 个月疗效优于治疗2个月( P < 0. 05) (表1) 。
表1 临床疗效比较(例)
-----------------------------------------------
疗程 n 无效 有效 显效 总有效率(% )
-----------------------------------------------
1个月 32 15 14 3 53. 13
2个月 32 9 14 9 71. 88
3个月 32 2 18 12 93. 75
--------------------------------------------------
3. 2 不同疗程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鼻塞症状积分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第2、3疗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打鼾症状及张口呼吸症状积分在治疗2 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1 ) ,第2、3疗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表2 ) 。治疗后5 例呼吸暂停患者症状消失。
表2 不同疗程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x ±s,分)
疗程 鼻塞 打鼾 张口呼吸
----------------------------------------------------------------
治疗前 2. 62 ±0. 91 1. 91 ±1. 03 1. 75 ±1. 08
1个月 2. 06 ±1. 05 33 1. 59 ±0. 91 1. 41 ±0. 91
2个月 1. 50 ±0. 92 33 1. 03 ±0. 78 0. 84 ±0. 88 33
3个月 0. 66 ±0. 79 33 0. 53 ±0. 62 0. 41 ±0. 50 33
-----------------------------------------------------------------
4 讨论
腺样体亦称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属于淋巴组织。当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时,称为腺样体肥大。增大的腺样体堵塞后鼻孔,影响呼吸,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增大的腺样体还会阻塞耳咽管,影响咽部与中耳的通气,使听力受影响,并常与慢性腭扁桃体炎合并存在。腺样体肥大为鼻咽部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故属于中医学“痰核”范畴。《丹溪心法》谓:“凡人头面、颈颊、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其形成与肺脾功能失调有关。腺样体位于鼻咽部,肺开窍于鼻,咽部为肺之门户。小儿肺脏娇嫩,卫外不固,治节无权,水津失于输布,凝液成痰; 脾常不足,运化失司,聚湿成痰,上贮于肺。故本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肺,病机关键为脾运失健,痰浊互结,上扰鼻咽,阻遏脉络。
通窍化痰方中,辛夷为“鼻科圣药”,具有祛风发散、通利鼻窍之功效,苍耳子祛风通窍,共为君药;石菖蒲味辛性温,具芳香之气,行散之力强,为宣气通窍之佳品,既能芳香化湿,醒脾健胃,又可化浊祛痰,开窍宁神,为涤痰开窍之要药,象贝母“解毒利痰,开宣肺气”(《本草纲目拾遗》) ,有化痰散结之功,共为臣药;丝瓜络善入经络,能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夏枯草消肿散结力强,昆布软坚散结、消痰,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功在化痰通窍,散结通络。药理学研究表明,辛夷[ 5 ]具有抗组织胺、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苍耳子[ 6 ]对肺炎球菌、乙型链球和白喉杆菌等多种微生物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石菖蒲[ 7 ]有保护脑细胞,改善其缺血缺氧作用;丝瓜络具有镇痛消炎的作用;夏枯草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等作用;昆布[ 8 ]具有抗病毒、抗疲劳、耐缺氧和调节免疫等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疗效随着疗程延长而增加,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3. 75%,疗效优于治疗1个、2个疗程( P < 0. 05 ) ; 3 个疗程的症状评分示,鼻塞症状改善起效最快,疗效最佳,随着疗程的增加,打鼾及张口呼吸症状亦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经过3 个疗程治疗后5例呼吸暂停患者症状均消失。提示通窍化痰方治疗腺样体轻中度肥大能明显改善其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及呼吸暂停等症状,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1 ]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委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适应症(杭州) [ J ].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 37 ( 6 ) : 4032404.
[ 2 ] 邹明舜. 儿童增殖体———鼻咽腔比率测定的临床价值[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 31 (3) : 190.
[ 3 ] 王新辉,孙丽红.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 J ].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8, 6 (6) : 60261.
[ 4 ] 李浩,侯辉. 健脾缩腺汤合鼻渊舒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观察[ J ].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9 (6) : 2942295.
[ 5 ] 于培明,田智勇,许启泰,等. 辛夷研究的新进展[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5, 16 (7) : 6522653.
[ 6 ] 苏新国,宓穗卿,王宁生,等. 苍耳子药用研究进展[ J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6, 17 (1) : 68272.
[ 7 ] 景玉宏,冯慎远,汤晓琴. 石菖蒲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突触机制[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 8 (6) : 38239.
[ 8 ] 曾祥丽,丁安伟. 昆布的药理研究进展[ J ]. 中医药通报, 2007, 6 ( 4 ) :63266.
|
|